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看吉林省三大农业技术如何助农增收?
来源:种子网           2006年04月14日   阅读:

来源:吉林农网 作者:   投入两千多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换”来农民十多亿的收益———这笔账,无论怎么算,都令人惊讶,可却是事实:   200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先进适用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推广力度,对重大农业增产增效技术给予补贴。省财政拿出2500万元,在全省推广生物防治玉米螟、农区统一灭鼠、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农业技术各1000万亩。据测算,生物防螟和农田灭鼠共挽回粮食损失17.46亿斤,测土配方施肥增产粮食7.8亿斤,总计增产粮食25.26亿斤,增产值11.07亿元,农民新增收益11.56亿元。   三大农业技术补贴,产生出巨大效益。从统计上看,三大技术中,农区灭鼠产生的效益最大,面积落实在30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不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而且挽回粮食损失10.1亿元,增产值5.05亿元。从农民角度来讲,更注重省钱、经济和节约,而“测土配方施肥”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全省推广面积达千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增产粮食7.8亿斤,节省肥料2.6万吨。   节省,是另一种意义的增收。三大农业技术中所蕴涵的“含金量”,与黑土地一旦“对接”,释放出来的就是宝贵的生产力。   三大技术是如何推广的呢?省农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分管主任为组长,有关处室、技术推广单位为成员单位,并与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技术能否产生效应,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农户和地块。因此,必须采取分级负责制。特别是在农田灭鼠的安全问题上,他们非常重视。为防止人畜中毒事故,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保证宣传单到户到家,并要求投药期间,严禁放牧。明确了责任,推广质量怎样保证?他们通过招投标的办法进行采购,考察生产厂家,选择国家重点推广品种,并组织人员对蜂卡、鼠药质量、重量、包装、生产日期等,进行联合检查,防止伪劣假冒物资混进推广领域。一年来,全省共宣传和培训农民达235万人次,培训技术人员28万人次,印发宣传、培训、安全注意事项等资料550万份。   一方面,技术要实用,农民才能接受;另一方面,还要有典型示范带动。这就要求,要选择对新技术接受快,影响面儿大的县、乡、村做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一年来,仅生物防螟,吉林省就建立3个国家级示范县、7个省级示范县、近百个示范村和300余个示范户。今年,吉林省还计划推广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1000万亩,主要落实在玉米主产区的长春、四平、松原、白城、辽源、吉林、通化7个市的23个县(市、区),田间平均防治效果达65%以上。这样,会带动更多农户走上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吉林省粮食单产在全国已经处于领先位置。省里提出“十一五”期间,粮食总产要达到550亿斤阶段性水平。这是在“十五”500亿斤基础上的一个突破,任务很艰巨。吉林省实有耕地面积8300多万亩,粮食种植已达6800多万亩,靠扩大面积增产,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只有从提高单产上下功夫才有出路。而增单产必须依靠科技。今年,吉林省要在9个市(州)的43个县(市、区),免费为60万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40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3—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20元以上。(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