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育种技术领域再传捷报: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历经7年成功研制,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世界性难题,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推广应用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高新技术的国家。推广应用后的增产量与目前我国100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相当,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至此,我国已经在水稻、玉米、油菜、大豆和棉花等五大作物中实现了三系配套,显示出我国在农作物杂种优势研究领域方面的世界领先水平。
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介绍说,在棉花领域实现三系配套,制种方面同其它杂交棉制种技术相比,其成本一般可降低50%,制种纯度可达100%,制种程序简便,制种效率和制种产量高,有利于抗虫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正在此间参加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现场观摩会的国内权威育种专家认为,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不仅保持了抗虫棉的特点,而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提高品种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目前我国约有5000万亩棉田适宜种植杂交棉,推广应用后每年可新增皮棉80万至100万吨,增收100亿至120亿元。
农业部日前主持召开了“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重大成果将基因工程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这是棉花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