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西红柿亩产1.5万公斤 科技种菜种出“甜头”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23日   阅读:


  池州日报9月23日讯 缺什么补什么,这句被人们挂在嘴边提醒健康的话,如今却被市百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曹承灿广泛应用于蔬菜种植上,经过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其瓜果蔬菜真正实现了“强而壮”,产量也高得惊人,如西红柿亩产创下了全市最高纪录达1.5万公斤。

  增施微量元素仅是曹承灿采用的技术之一。据贵池区农技人员介绍,其科技使用率已达6成以上,可谓我市科技种菜第一人。作为科技种菜第一人,曹承灿种菜却纯属“半路出家”。2002年前他主要在省城从事煤炭、百货生意,2002年下半年他才来到贵池谷塘圩包地种菜,从初期的15亩发展到现在的200亩。今年6月,他又在乌沙镇民生村承包了50亩,另有150亩菜地已实现签约,还有100亩面积正在择地。到今年底,曹承灿确定将自己的蔬菜生产面积扩大至500亩。

  曹承灿种菜与传统菜农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就是与蔬菜大户相比也是领先一步。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科技使用率高。如在种子选用上,他首选优质品种,同时分出田块试种,最后将表现优异的品种加以推广;在农药选择上,他全部采用国外进口的低毒高效无残留品种,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数倍之多;在土壤改良和肥料使用上,他对土壤实施测土配方,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土壤肥力,再“依方”施肥,尤为可贵的是,根据各类蔬菜生长状况,他还及时增施微量元素,让蔬菜能够均衡生长;在蔬菜灌溉方面,他在全市首先采用地灌模式,通过软带针孔滴灌让每一畦菜地都得到均衡受水。除此之外,像地热线育苗、反光幕补光增温等多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都被曹承灿充分加以利用。据了解,曹承灿在科技使用上已创下全市多项第一。

  到目前止,曹承灿对蔬菜基地的投入已达120余万元,其中民生基地每亩投入高达1.6万元。对科技的追求和投入也让曹承灿获得了丰厚回报,其红椒亩产达到5000公斤,黄瓜、茄子亩产达1万公斤,西红柿亩产更高达1.5万公斤。

来源:中安网 作者: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