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稻收割时节,江西省修水县西港镇佛坳村的村民再也没有象以往那样起早摸黑,县天成农业服务公司的两台联合收割机以吞云吐雾之势就把百余亩早稻收割完毕,村民们望着收割机带来的便利,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尝到农机服务甜头的佛坳村村民,立刻与天成农业服务公司协商,把200多亩稻田的农活除插秧外承包给公司。老百姓说农机服务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了收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农机服务大有可为
“肥田三分田,瘦田三担谷”佛坳村村支书周美说,“一个青壮男劳动力一天工作13小时,肥田只能割3分,瘦田只能割3担。请了农业服务公司后,5亩田从收割到晒谷不到两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解决了多年来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修水县是一个山高、地少、人多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靠劳务输出。所以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往往是老幼病残,每到春耕、夏忙、秋收时节,他们就犯愁,前几年粮食价格走低,农民往往是改双季稻为一季稻,或者看着土地抛荒。近两年,随着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落实,又激起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在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了修水普遍现象。
短缺就是商机,很多有眼光的农民和社会人员把资金投向农机服务行业。其中,四都镇韩高明、韩三立等六人合伙通过政府补贴购置了3台联合收割机,2台手扶拖拉机,2台机动喷雾器,成立了天成农业服务公司,承担从耕田、植保到收割一条龙服务。
市场引发投资热
佛坳村村民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为了抢时间,不得不从邻县武宁,邻乡塘排乡、黄港镇请割稻客,请一个割稻客割1亩稻田要100元工资,另外还要包吃包住,一亩费用达130元,而请农业服务公司,只需55元一亩,不管吃不管住,每亩节约费用75元。按农业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农民一季稻只需每亩投入300-350元,无需劳动力投入便可获得纯收入300-400元,双季稻每亩可达500―600元。心里有了一本明白账的佛坳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全村双季稻面积由去年稻田总面积的10%增加到今年的90%,为配合机械作业,村民自发地对全村农田进行统筹规划,修建机耕道。
今年修水县实施农机补贴后,农民购买农机的特别多,加快了农机发展的进程,促进了农机服务实体的快速发展,仅单个从事机耕机收服务的就有1500户,二三人合伙从事机耕机收服务的有50多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公司有上奉镇沙洲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和修水县天成农业有限公司。
上奉镇沙洲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是去年6月成立的,该公司投资15万元购买了2台收割机,2台手扶拖拉机及1台装运机,去年就获毛收入10万元。今年,该公司还筹划承包500亩冬闲田种麦子,以帮农户翻耕田块作为租田的交换条件。
投资农机服务业 成为农民致富新亮点
天成农机服务公司总经理韩高明是个年青人,他告诉记者,为了成立这个公司,他先后到浙江省瑞安市簧社村和南昌县蒋巷镇国旺实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通过考察,他认为,在修水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情况下,土地分散经营越来越束缚农民的手脚,分散田块的耕作逐步向种田能手、种田组织或种田公司集中将是发展趋势。于是韩高明在创办公司时,没有把公司经营项目局限在农机服务上,而是涵盖耕田、育秧、移栽、植保到收割的整个生产流程,把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修水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逐步普及推广和农业、农机服务实体的应运而生,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一体化和土地分散经营的有效对接,展示出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分工细化的广阔前景。
来源:农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