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当农民苦,起早摸黑,效率还不高。我的理想就是通过机械化,让现代农民在家穿着皮鞋收粮食,一年到头不用下田。”日前,秀洲区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黄金林,指着正在田间奔跑作业的农机对记者说。
采访中,黄金林的手机不时响起,大多是联系耕田业务的。“生意好,是因为合作社的农机数量多、品种齐,顾客的要求我们基本都可以满足。”黄金林说。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00多户,拥有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油菜联合收割机、稻麦全喂入收割机等各种高性能的农机机械180多台(套),总资产1500多万元,规模位居全省农机组织前列。
对规模出效益这句话,黄金林深有感触。作为嘉兴市第一批购买农机的个人,从1995年开始,他与农机结缘。第一台二手收割机花了8000元,为附近的种粮大户提供服务后利润比较可观,但规模始终无法做大,到2003年他还只有4台二手收割机。在区农机站工作人员的积极鼓励下,2005年9月,黄金林等5人发起组建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了80余台(套)各种高性能农机,成为嘉兴市第二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机专业合作。此后,联合作战的优质服务让合作社一炮打响,业务忙得做不完。黄金林说:“我们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从耕地、植保到收割、运输等全程服务,联合作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经过土地平整的洪合、新塍等地成为万丰农机的主要市场,黄金林代表合作社与万民村、大通村、洛西村等6个村签订了服务协议,为6个村万余亩土地提供从耕田、插秧、植保、收割等全程服务。黄金林说:“秀洲区约有60%经过土地平整的土地,是由我们合作社提供农机服务的。”此外,黄金林还组织社员前往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及全省各地,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的农机服务。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耕作的效率,也让更多农民有余力从事二、三产业。在毛衫业极为发达的洪合镇,万丰农机已经让经营毛衫的农户即使在农忙时也不必为农事分心。合作社的成立,使普通农机手的年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合作社社员的收入则更高,进入了当地农村相对收入较高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