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天津日报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兴农支农137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市级奖励何会文
本报讯(记者何会文)据市农委统计,自2000年以来,本市农口共取得农业科技新成果466项,其中137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奖励。本市农业科研水平和成果居国内前列,为科教兴农提供了雄厚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5年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以上。
近年来,本市以天津农业科学院、农业专业研究所为主体,
南开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农业推广部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办研究机构广泛参与,形成了新型农业科研体系。成立了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水稻原种场、种猪场和农业部海珍品保种基地、孵化基地、繁育示范场等。承担了多项国家基金、“863”、科技攻关、星火、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显示出本市农业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广大科技人员锐意创新,开拓进取,获得一批具较高科学水平和应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新成果。
以中国工程院候锋院士领衔的黄瓜育种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20年领先不衰,仍占据主导地位。“高档干红葡萄酒酿造技术与原料设备保障体系”研究成果,在葡萄栽培、酿造工艺、设备创新三方面有机结合取得突破,成果国内领先,酒质国际一流,经济效益显著,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主持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节水为重点的栽培新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动物与海产品繁养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工程及装备等领域的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发展项目,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成为天津农业科研领域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