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企业新闻 >> 内容阅读
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2009年07月12日   阅读:

莴笋属绿叶菜类,以叶茎供食用,富含叶绿素,生长期短,种植期间要求充足的水份和氮肥。莴笋品种繁多,可分为以下几类:
1、抗热型品种。多数以白皮尖叶和白皮圆叶为主,
2、抗寒型品种。多数以圆叶白皮,圆叶青皮为主。
3、可四季栽培品种。多数以倒卵圆叶,浅青皮和尖叶白皮为主,主食嫩叶,根茎一般一不理想,
4、特笋型品种。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食嫩叶为主,四季栽培,其叶呈半径,多皱,嫩绿香脆,属莴笋的一个变种,二是红叶,红皮青肉,含胡萝卜素高的营养高产型。影响莴笋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选择及先期抽薹现象,栽培管理不妥等,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品种选择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和上市时间来选择品种是成败的关键,夏季种植最好以“六月雪笋”,“优杂1号、3号”为宜;四季栽培可用“四季笋王”等;晚秋栽培以“优杂青系列”和“青香”,“绿宝”,“翠绿青”,“竹叶青”等香型食叶茎兼用型为主。
二、1、栽培特点:土壤及环境选择:肥水不充足的高地切忌不能种植,否则好的品种也会出现先期抽苔现象,土壤板结,酸碱度过高(适宜ph值5.5-6.5),地势过低的土壤不能种植,因为土壤不适会造成苗期根系不发达,形成僵苗,提早抽苔。
  2、掌据正确的播种期和移栽时间,夏播3-4月,秋播6-8月,越冬春收播期应安排在当年10月中旬,但以9月中旬播种,莴笋的品质和产量表现最佳,移栽时苗龄期以25天左右为好,弱苗和强苗应分开定植。
  3、种子低温处理,提早上市,增加收益,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冰箱内保持2℃-5℃的温度或者放在冷藏库(-3℃--5℃)冷冻一昼夜,然后置15-20℃处,三天后种子基本露白,这样不但发芽整齐一致,且提早上市10-15天左右,产量增长10%。
  4、重施底肥,巧施追肥,人工压盘和激素相结合,莴笋喜水偏氮肥,但其它微量元素也要有相应的含量,所以可用整个生育期的需肥量的50%作基肥,一般亩(1亩=1/5公顷)施蔬菜专用肥40-50公斤,腐熟渣肥2000公斤,施于15厘米深处,移栽时选晴天的下午,次日用清水定根,成活后用稀薄人畜肥提苗,开盘至拔节时,用清水压盘2-3次,(从顶部浇灌致使叶片平伏),并亩用15公斤尿素追施肥2次(追施部位以叶片长度的端部为宜),也可用“莴笋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用量根据厂家配方规定的剂量为准)。同时注意多雨季节用甲霜灵等药物防冶霜霉病的发生。亩植基本苗根据各地的温差和气温确定,一般亩栽3500-4500株。
三、适应范围:适应长江流域与之相应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