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鄂审稻2009003
品种主要性状
该品种属迟熟籼型中稻。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田间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茎秆较粗壮,叶色绿,剑叶中长较宽、斜挺。穗层较整齐,穗较大,着粒较密,结实率较高。谷粒中长型,稃尖紫色,无芒,成熟期转色较好。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6.8万,株高123.6厘米,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64.1粒,实粒数137.8粒,结实率84.0%,千粒重27.75克。全生育期134.7天,比两优培九短2.2天。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出糙率80.7%,整精米率61.5%,垩白粒率58%,垩白度7.0%,直链淀粉含量24.8%,胶稠度45毫米,长宽比2.3。
适应性
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78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7.80%。其中:2006年亩产621.43公斤,比两优培九增产8.92%;2007年亩产586.12公斤,比两优培九增产6.64%,两年均增产极显著。抗病性鉴定为高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田间纹枯病重。
主要栽培措施
1、 适时播种。鄂北4月上、中旬,鄂东南、江汉平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丘陵山区
4月下旬播种。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天以内。
2、合理密植。栽插密度5寸×7寸,亩栽1.8万穴,每穴1-2粒种谷秧。
3、肥水管理。底肥足、追肥早,底肥和追肥比为7:3或6:4。移栽后7天左右追肥,亩追施尿素7.5公斤左右,后期酌情追施穗粒肥。总用氮量为12.5~15.0公斤,且氮、磷、钾配合施用。够苗晒田,扬花灌浆期保持水层,后期湿润管理,不可断水过早。
4、病虫防治。根据植保部门预测,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其它病虫草害。
品种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中稻种植。
种植季节
在湖北省做中稻种植,建议在4月10日—5月20日播种。请购种用户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和当年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播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