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业高新 >> 内容阅读
甘肃庆市上半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成绩斐然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8月22日   阅读:


  今年上半年,庆阳市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服务于产业开发和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工作,使全市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适用技术得到普及推广

  1、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适用技术。去冬今春以来,全市持续干旱,土壤墒情极差,给春播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保证春播作物的正常出苗和苗全、苗壮,在春播工作中,重点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发挥了地膜的增温、提墒、保墒的作用。据统计,全市春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138.74万亩,占春播作物的41.2%,其中粮食作物地膜覆盖80.43万亩,占全年计划任务的91.4%,占春播粮食的38.9%。经济作物57.51万亩。在粮食作物中地膜玉米63.26万亩,高粱2.57万亩,马铃薯9.62万亩,谷子0.28万亩,豆类3.95万亩,其它0.75万亩。推广带状种植21.33万亩,间作套种44.74万亩,配方施肥244.78万亩,其中优化配方施肥132.51万亩,化肥深施237.23万亩,平衡施肥410万亩,药剂拌种177.87万亩,玉米撮苗种植28.35万亩,脱毒马铃薯1.86万亩,玉米节水点种13.4万亩,小麦叶面喷肥210万亩,病虫害防治1010万亩(次)。

  2、充分发挥新品种增产优势,积极选育和引进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按照考察、引进、试验、筛选、推广五步原则,今年全市引进粮食、瓜菜、药材等作物良种200多个,进行试验示范。其中西峰区引进新品种7类42个;合水县引进新品种29个;环县引进新品种18个;市农技中心引进新品种35个。在全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所办的70个示范点中,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同时,专业技术人员还积极开展冬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宁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罗盘通过杂交选育出冬小麦新品系10个,其中已有1个通过了验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动了粮食、经济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良种的普及推广,品种的增产优势充分发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后劲。

  二、土壤肥力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在土壤肥料建设上重点抓了以提高土壤肥力为核心的“沃土工程”、平衡施肥技术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积极开展了土壤肥力监测、土壤墒情监测和肥料市场的监管,加强农田耕地保护和抓好示范点建设,以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半年全市有机肥积造量达到1300万吨,施用面积300多万亩,秸秆还田面积230万亩,完成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推广410万亩,占年初计划的55%,其中春播320万亩,夏播90万亩。市农技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土壤肥力监测和墒情监测,先后采集数据1500多组,发送墒情和旱情报告6期,向我市农业主管部门发送降水实况5期,在“中国节水农业信息网”发送陇东黑垆土区墒情与旱情简报6期,并完成省农牧厅下达及安排的肥料试验任务8个,玉米品比试验1个。为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三、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工作准确及时

  受今春高温、干旱及局部地区低温冻害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油菜等作物长势弱,抗逆性差,小麦条锈病、红矮病,油菜黑缝叶虫甲等病虫草害不同程度发生。面对病虫草鼠害危害,全市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一方面积极认真作好病虫害的调查预测预报工作,将调查和预报结果及时汇报给各级政府,为领导决策防治当好参谋;另一方面,积极指导防治工作,特别是在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初期,对病害易发区域麦田逐块排查,对发现的发病中心、病点及时防治,做到早调查,早发现,早防治,有效地控制了今年冬小麦病害特别是条锈病的发生蔓延。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共防治小麦条锈病80.1万亩,白粉病37.7万亩,病毒病43.7万亩,麦蚜160万亩,麦红蜘蛛90万亩,叶蝉6.2万亩,地下害虫85万亩,蔬菜病虫33万亩,果树病虫88.4万亩,油菜病虫32.9万亩,其它作物病虫40.9万亩,农田草害237.8万亩,农田鼠害82万亩,共计1010万亩,占发生面积1460.88万亩的69.1%,累计挽回损失777.9万公斤。开展植物检疫32批(次),检疫种子30吨,苗木1万株,经济作物448吨。

  四、瓜菜产业开发稳步推进

  瓜菜产业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建钢架大棚2845.4亩,塑料大棚23851亩,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23.7%和108.4%,维修和恢复日光温室生产1066.5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和产品认定工作,至目前,镇原、宁县、西峰三县(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产地环境认定工作已经完成,三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到7万亩;正宁大葱已获AA级绿色证书,并按照AA级标准生产大葱2.9万亩。西峰区今年种植无公害甜椒2.6万亩,宁县发展无公害神虫菜5000亩。

  五、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示范点建设

  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利用年初农闲季节和春播开始前采取办技术培训班,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报纸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共办技术培训班290期,培训农民7.75万人,技术宣传142次,印发技术资料16万份(册)。同时按照科技入户培训形式,在关键的农时季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农民5.2万人(次),直面接待群众咨询1.3万人(次),解答疑难问题300多例次。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办科技示范点70个,示范面积5.93万亩,蹲点人员104名。通过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使我市的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