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征特性:
中熟杂交南特类型品种。肉质根光滑整齐,尾部钝圆,皮肉心色鲜红,肉质根长约22厘米,粗约4厘米,单根重250克,亩产约5000公斤,生育期约110天,可延迟至160天采收不变质。抗逆性与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加工与鲜食。
2 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1 精细整地
胡萝卜是深根性植物,根系入土深,产品外观质量要求严格,因此宜选择肥沃、松软、保肥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掺海泥进行土壤改良,土壤ph值6.5适合胡萝卜长生。本品种根长,更应选择土层深的沙质壤土栽培。整地要做到深翻、高畦,一般深翻25~30cm,畦高25cm,畦面80~90 cm,畦沟宽20~30 cm。如果耕翻太浅,主根深扎受阻,肉质根容易弯曲、短小或发生杈根,不利优质高产。
2.2 施足基肥
胡萝卜生长期长,产量潜力大,需要养分较多,必须施足基肥。亩施腐粪肥1500~2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30 kg,复合肥40kg。施后耕翻,细耙二三遍,耙平后起畦。
2.3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胡萝卜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可在春、夏、秋播种。巴泽尔barzel适期播种 春种胡萝卜,在选用抗抽薹品种的前提下,尽量早播,过晚播种导致肉质根膨大处于夏季高温期,易产生大量畸形根,一般在日平均温度7℃以上即可播种。通常华北地区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华中、华南地区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播种。西北、东北地区与部分高寒山区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华南部分地区可越冬栽培,保护地也可提早种植。在福建主要以秋播为主,以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适宜播种期.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15cm左右,沟深25cm左右。每畦种4行(畦带沟宽110cm),亩播种量250g左右。播后立即盖细土,厚度1cm左右,然后压实浇水。有条件的应盖一层土杂肥或稻草,注意浇足水,保持土层湿润,以利苗早苗齐。
2.4 田间管理
2.4.1 及时间苗、定苗、中耕。胡萝卜喜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肉质根的形成。应及时间苗,防止幼苗拥挤。幼苗期间苗二三次:第一次是在1~2片真叶时,株距为3cm。在行间浅锄,结合除草松土保墒,促使幼苗生长。前期高温多雨杂草生长迅速,应及时除草,便严禁使用除草剂,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第二次间苗在4~5片真叶时,结合定苗去掉过密株、劣株和病株,一般亩留苗3万株左右。
2.4.2 科学管水。胡萝卜虽是耐旱根茎蔬菜,但也不能过于干旱。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温度保持在65~85%。采用喷灌供水均匀,有利于胡萝卜的生长,且能节约用水。播种后要及时浇水,浇水量依土壤、气候而定,一般出苗前每天浇水二三次,出苗后每天浇水一次。在齐苗后30d左右应停止浇水5~10d进行蹲苗,促使植株主根和须根深扎,防止植株叶片徒长。当肉质根有手指粗以后生长最快,对水分最敏感,这时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需水特性加强水分管理,既不能缺水,也不能供水过多,避免单根侧根增多或开裂,降低品质。要做到干旱及时浇水,雨天注意排水防积水。收获前7d内停止浇水,以提高品质,利于运输及冷冻贮藏。
2.4.3 合理追肥。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全生长期追肥二三次,肥料要求n、p、k配合。一般出苗后30d及60d左右于行间挖沟,分别亩施复合肥50kg,第二次施肥应防止伤根造成腐烂。收获前50d内应停止施肥,以免伤根腐烂,影响品质。
2.4.4 中耕培土。一般至少要中耕培土两次,出苗后30~40d培土一次,防止肥水流失;第二次培土在封行前,以防根部“露青”,影响质量。雨后应视情况进行中耕,以防止土壤板结。
2.4.5 做好病虫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清理田园,改良土壤,播种前深翻暴晒。胡萝卜主要病虫害有甜菜夜蛾、斑潜蝇、白粉病、黑斑病、软腐病。虫害主要发生在苗期,一般在出苗前和出苗后各喷药一次,每亩用辛硫磷500g兑水500kg浇灌。白粉病亩用粉锈灵75g或硫悬浮液250g兑水50kg防治。黑斑病亩用代森锌100g兑水50kg于发病初期喷施,每7~10d喷一次药,共喷二三次。病害主要发生于中后期,注意控制田间湿度及雨天排水,减少病害发生。
2.4.6 采收。宜在肉质根充分肥大时采收。从播种至采收110~160d,不同年景、不同地点略有不同。雨水多的年份或地下水位高的田块,130d左右就要注意观察,若有裂根情况应及时采收。管理较好的田块(无裂根)可延长至150~160d采收,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尊敬的读者们:
本网站提供资料仅供参考,各地气候、土壤、栽培习惯等因素不同,请根据具体情况栽培管理作物,以达到减低风险的目的。我们非常希望与各位交流分享以达共同进步,任何信息或问题请发送到xmlfcy@vip.163.com 热切期待你们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