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三在农家”惠及石山镇3万多农民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25日   阅读:

  海口晚报网10月25日讯 (特约记者陈恩睿 通讯员陈益荣)10月20日上午,秀英区石山镇玉喜村老农王家福从地里回来,在院前的水池洗净了脚上和农具的泥土才踏进院内,窗台下一排排拖鞋和地板上的抹布显示出主人对卫生和城里人一样的讲究。 王家福笑着告诉记者,过去每次从地里回来就进院内,明知脚上有泥也不冲洗;现在不行了,一不洗脚,心里就觉得不自在。这样的变化,是“三在农家”活动带来的。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石山镇农民对生活有了讲究,也想像城里人一样过日子。石山镇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美的需求,以增加农户收入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目标,组织开展“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的“三在农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改变着该镇农村旧貌和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该镇美社村,记者透过低矮的围墙看见村民在庭院里给果树喷药和除草。村干部王兰信说,过去庭院里堆放的是柴火或杂物。后来,大家都用来种植果树,既绿化美化家园,又有经济收入。据了解,石山镇施茶村、岭西村和建新村等50多个村开辟家庭小果园达2500多个,面积达1万多亩,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新亮点。 石山镇有84个自然村,共3.3万多人。他们为了提高青年农民的素质,定期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近两年先后培训3000多人次。目前,已向广东、海口市区和三亚等输出劳力1000多人,扩大了增收门路。 此外,石山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果林基地、蔗糖基地、蔬菜基地和反季节瓜菜基地,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生产,出现了瓜菜村、果园村等美名。 记者来到该镇博抚村,看到被绿色掩映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陈老汉竖起大拇指说,过去脏脏的 、乱乱的,叫人想搬家,现在好了,没有这种念头了。石山镇90%的农户已经通了广播电视,还改了厕、通了水、改变了环境,各村因地制宜兴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如今,村与村之间的体育比赛成了农民常盼常有的赏心乐事。 为扎实推进“三在农家”活动的开展,石山镇还建立起政府补贴、社会和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全镇近两年为此投入资金360多万元,其中农民和社会捐助达200多万元。此外,近年来,吴洪村等60多个自然村的农户为特困户捐款20万多元,捐物3000多件。 据了解,石山镇开展的“三在农家”活动惠及全镇的3万多农民。 编辑:胡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