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内蒙古林西县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双赢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26日   阅读: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驻内蒙古记者文伟 赤峰台记者) 提起种草家住林西县十二吐乡的种草养畜大户冯伟军就激动不已,种草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冯伟军家种了120亩紫花苜蓿,除了用草饲养着100多只羊,年可出栏50多只、收入1万多元外,余下的紫花苜蓿还可以卖1-2万元,像冯伟军一样,林西县许多农民科学种草养畜意识越来越强,草业的发展,在收获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民致富的双赢。   林西县种植多年生人工优质牧草以紫花苜蓿为主,而有“牧草之王”养称的紫花苜蓿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还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比玉米高1-1.5倍,可青饲、青贮或晒干草、适口性很好,尤其在奶牛泌乳期加5斤苜蓿草,每头奶牛年可增加产奶量600公斤,年增收960元。如果紫花苜蓿在初花期或花期收获,每亩可多收获第二茬草3010多斤,两茬草产量可达670-1110斤。林西县立足地域实际及紫花苜蓿的生长物性,坚持种养结合,开发“绿色黄金”产业,大念畜牧经,做活草业这篇大文章。到2005年,林西县多年生牧草保存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十二吐乡和新林镇种植面积都达到了4万亩。十二吐乡不仅建成了万亩优质牧草基地,而且种草50亩以上的农民达500余户,全乡仅靠种草人均可增收650元以上,目前全乡已发展养殖户2722户,存栏羊达4.8万只、奶牛300头。同时通过深入农户调查和实地产量测定得出:盛花期苜蓿鲜草产量达1600-2580斤,干草亩产量达到450-740斤,全县草苜蓿干草总量可达 7.88-12.95万吨,按当地价格每市斤0.24元计算,产值可达到6475万元,可解决10.94-17.99万个羊单位全年饲草需求量。   林西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业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生态建设的发展、饲草总量的增加,减轻了天然草地的压力,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草地植物由原来的10多种增加到40多种,生态环境得到了基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