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三十个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对抗饥饿”。
饥饿,这个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已然是个遥远的词汇。但是,我们今天实现粮食充足供给的方式,是否能够长久地保证我们真正远离饥饿?
经过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迅猛增长,中国可以自豪地宣称: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同时,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实现了连续增产,今年亦是一个丰收年。
然而,这背后也付出不少代价。它们是什么呢?
与上述成就相伴的,是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包括化肥、化学农药等。1996年至2006年间,中国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同比涨幅分别为40%和60%,农药的使用量则同比上涨了80%。这些化肥和农药已经对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效果,特别是对土壤、水、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如大量的农药使用已经造成我国的地表水、地下水和近海水域的污染,像河北的水库、北京的官厅水库以及珠江三角洲均在2000年后发现过有机类农药污染物。同时,化肥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开始大量使用后,二三十年间,我们要面对它所引发的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无一不对粮食产量产生影响。
比农药和化肥稍晚出现在“对抗饥饿”道路上的,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它甚至被一些科学家和决策者们视为解决人类粮食危机的唯一途径。然而,尽管与化肥农药相比,转基因技术在世界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规模尚小,但在已有的少数实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问题。
2009年,江苏省的转基因棉花由于无力抵抗黄萎病和次生虫害,而出现大面积减产,当地棉农损失惨重,甚至有不少种植了几十年棉花的棉农,开始放弃棉花种植。而在已经大范围普及转基因大豆的美国,已有的研究亦表明,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的病虫害加剧。
更为悖论的一个现象是,目前世界上大力鼓吹转基因技术的公司,正是当年靠推广农药和化肥发迹的生化公司。显然,被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转基因技术,其背后的理念,与化肥和农药并无差异,即都是化学集约式农业模式,都是依赖化学方式来改造农业。人们有理由怀疑:化肥、农药和转基因长期累积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效果,在20年或50年后,是否非但没有保证粮食产量,反而要让人们对抗更加严峻的饥饿?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发展一样,都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不顾大自然的规律,冒险大规模采用新的化工技术来解决之前此类技术所造成的问题。这样做,或许能带来短期好处,但事实也证明,它更有可能造成长期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严重的破坏。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科学家及政策制定者开始反思此前化肥农药之于农业的意义,重新思考农业技术、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农业生产应该更生态,技术的运用也应该遵循大自然内在循环规律等。
这两个方向究竟该如何选择?我们是否能用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解决饥饿、发展农业?在这个粮食日“团结起来,对抗饥饿”的主题下,科学家、农业政策制定者、每一个消费者——你和我,都该想想这个问题。
(转自: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系某NGO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