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农业高新 >> 内容阅读
陕西杨凌研究出板栗保鲜新技术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8月25日   阅读: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板栗保鲜贮藏技术研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鲁周民率领的课题组经过4年多的努力,3月4日在陕西杨凌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板栗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在国际市场更是受到青睐,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干果之一。由于栽培板栗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板栗生产,仅陕西省板栗面积就超过了250万亩,而且面积和产量还在不断增加。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板栗更是成为当地退耕还林的首选经济树种。但是由于板栗成熟季节比较集中,加之保鲜贮藏技术跟不上,不能及时外运销售,加上管理不善,每年约有15%-20%的板栗发生失水、霉变而遭受损失,如果再遇到阴雨天气,损失就更为惨重。
  针对这种状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鲁周民副研究员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从1997年开始,通过对板栗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抑制板栗萌发技术、板栗低温冷藏保鲜技术、板栗幅射气调保鲜贮藏技术等四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在国内首次确定了板栗的冰点范围在-5℃至-4℃之间,为板栗低温冷藏时温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板栗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他们提出了新型的板栗低温冷藏工艺技术和板栗气调贮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参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鲁周民率领的科研攻关小组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先后在陕西周至县京周气调冷库、镇安县和宁陕县板栗生产基地推广板栗贮藏保鲜技术,贮藏4个月后的板栗到春节销售时平均好果率为98.9%。他们还应用该项技术工艺在镇安县和宁陕县指导建设小型经济实用冷库4座,并与镇安县林业局签订了板栗保鲜技术指导协议,通过技术指导,推广应用板栗保鲜贮藏技术,几年来累计取得经济效益28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