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农田水利建设跃上新台阶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02日 阅读: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永东 凌远记者彦彬)榆阳区秋冬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紧紧围绕发展高效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这个目标,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30日统计,全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1.5平方公里,其中新修“三田”6700亩,完成人工种草12万亩,建成人畜饮水站(点)12处,新建和补修淤地坝70座。
最近,记者沿着该区南部新修的30多公里长的乡村公路采访,随处可见推土机轰鸣,在王岗畔、铁沟洼流域临近村庄的20多个山头上,新修的2000亩幅宽高标准水平梯田环绕,坡地上不时看见群众在整地造林;而在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巴拉素村,不少村民或是驾驶着三轮车,有条不紊地拉土平地,或是摆开设备忙着注水打多管井,秋冬以来他们已改造中低产田4500亩,为来年的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榆阳区曾连续多次夺得省水利振兴杯,并于2003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等奖”。为使今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该区明确了突出水保重点治理、沙棘生态造林两大重点,倾力打造王岗畔、铁沟洼、巴拉素三个万亩精品示范点,狠抓李家梁水库和红石峡二期水源工程、黄土高原流域坝系工程、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四大工程建设的奋斗目标。采取区上、部门、乡镇“三长”联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办法,全力打造示范工程、精品工程。
针对农村取消劳动积累工的新形势,该区实事求是地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新措施,一是实行合同管理,所有治理措施的实施,均以合同为要件,按照标准,与施工方签订合同,工程结束后必须按合同验收,按合同兑现;二是进行统一调度,对劳力、机械合理调度,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绝对不搞行政命令,不搞摊派;三是实行股份管理,总投资达4000万元的西沙渠改造工程,该区吸纳经济开发区等用水大户共同出资进行股份投入,按股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