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反映当前影响菜农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及有关建议
(来源:湖北蔬菜网)
湖北省反映当前影响菜农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及有关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2月20日采用)
近日,湖北省农业厅在武汉、荆门、仙桃、嘉鱼等地对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影响菜农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
一、政策实际扶持力度不大。各级财政对蔬菜产业投入很少,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种植蔬菜没有补助。现在设施蔬菜一次性投入大,制约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比如,在仙桃市沔城镇,想发展抗灾能力强、效益高的设施菜,但一个0.5亩的钢架大棚就要8000多元,许多菜农只能“望棚兴叹”。
二、种菜比较效益下降。种菜劳动强度大但收益低,造成老菜农无力劳作,年轻劳动力不愿种菜。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农民艾秀清反映,种植4亩蔬菜年均纯收入1.6万元,一家2个劳动力每天都要劳作,平均每人每天种菜劳作收入不足25元,而若在附近的荆花石膏矿务工,日均收入可达80元,一人年纯收入就过2万元。
三、生产成本上涨。荆门城区蔬菜每亩生产成本由2006年的2858元上涨到今年的3660元,涨幅达28.1%。。据武汉市江夏区云井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红斌反映,近年来人工成本、化肥成本大幅上涨。比如,雇佣的长期工每天工钱50元,临时工每天工钱80元,比去年上涨了20%以上;50公斤装的复合肥由去年的140元上涨到今年的180元。
四、缺乏蔬菜产销信息。蔬菜市场价格多变,菜农因缺乏准确及时的供求信息,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经常亏损。东宝区子陵镇农民王良银说,自己不知道应该种植什么品种,担心种多了卖不出去,又担心种少了不能成规模赚不到钱。
五、蔬菜运销渠道不畅。今年7月洪涝灾害后,湖北省各地扩大了叶菜类蔬菜生产面积。这些蔬菜近期集中上市,而且不适宜长距离运销。加上近期蔬菜价格下跌,柴油供应紧张,菜贩因利润低不愿意长距离运销。同时,近郊菜农进城难。武汉江夏区金口街种植大户李万华反映,菜农运输蔬菜主要靠电动三轮车,而交警部门禁止进入武汉主城区。
为此,基层建议:一是参照对粮油等农作物扶持政策,出台蔬菜生产补贴政策。二是加大对蔬菜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蔬菜基地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三是设立蔬菜风险基金,在发生自然灾害,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变化幅度较大时,下拨风险基金引导蔬菜生产,对市场配置与调节给予补偿,确保蔬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及蔬菜市场的稳定。四是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给城郊运菜进城车辆发放特别通行证,允许其24小时进城通行和便利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