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与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组织一支11人的医疗队赴吕梁市兴县义诊。医疗队队员为老区群众带去了经穴磁导疗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受到当地群众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欢迎。
短短6天时间,医疗队义诊患者达到数百人,同时为乡、村卫生技术人员举办了磁圆针、火针、锋勾针疗法等实用技术培训。
在兴县人民医院诊室里,医疗队队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周秋芳手持磁圆针为患者进行治疗。只见一柄小小的银锤上下翻飞,一下下准确叩击在患者的经络穴位上。记者仔细端详这柄十几厘米长的铝合金锤,锤头两端是尖的,一端形如绿豆大、镶嵌有圆粒状磁铁,另一端则为铜头。“别看这柄小锤不起眼,它通过磁疗经络穴位,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60多种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周秋芳说。
作为我省知名的针灸专家,年逾七旬的周秋芳感触颇深:“一柄小锤100多元,用二三十年不坏,对几十种常见病、多发病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药服务要求”简、便、验、廉、安全有效“,这样的实用技术在基层有着巨大的需求。对于乡村卫技人员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学习与掌握复杂的中医药理论,通过我们的传、帮、带,使他们熟练掌握一些安全、有效、简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身边的群众方便享受中医药服务,也是我们这些老中医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适宜技术实现县级全覆盖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需求,因为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文渊介绍,“特别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切合群众就医需求,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等优势。”
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明确将200余种技术纳入其中,包括一部分针灸、推拿技术以及部分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技术。当年,我省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并逐年度逐批次推进。截至目前,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我省119个县(区、市)已经实现全覆盖。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解决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项制度设计。当前,对于中医药工作而言,为实现”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基层医务人员掌握适宜技术。”文渊说。
在推进过程中,培养师资力量成为重要内容。为此,各市每年选拔中医药人才集中在省城进行为期3个月的统一培训,培训合格者回当地再进行市、县级师资培训。近几年,省级已培训师资力量500余名。
在向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过程中,各县级中医院承担起推广任务。“去年,我们县17个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推广范围。”兴县中医院副院长王宇介绍,“受训人员集中学习了火针疗法、平衡针灸疗法、中医外治适宜技术等十多项内容。火针疗法治疗慢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针刺以及拔罐治疗面瘫等多项技术在县、乡医卫机构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获得群众认可。”
村医诉心声盼推广之路更平坦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向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推进过程中,村医们作为农民健康第一守护人,其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就医感受。在兴县,记者采访了多位村医,倾听了他们的心声。
“村民收入低,觉得看个感冒花费三元五元买点药就可以了,那些价格十几元一盒的抗生素根本卖不动。那些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吃的药都是几块钱一瓶的。”蔚汾镇后发达村从医20多年的贺军说,“老百姓看病图的就是省钱、有效,因此,对于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有着很迫切的需求。”
贺军说,按照国家要求,每个村医要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但是很多村医底子薄,中医药知识普遍缺乏,很多人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真正掌握可能会比较吃力。“如果能够采取集中授课和派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到村卫生室进行巡讲和现场示范多种方式,学习效果可能就会更明显。”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基本的设备也应该到位。”罗峪口镇张家坪村卫生室的王明亮说,“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也应该和西医的诊疗设备一样,有一个统一的配置,比如像针灸器具、罐具等就是开展工作必需的设备。”
奥家湾乡孙家沟村村医张维政多年前自学了按摩、推拿、针灸等技术,从医几十年间,使用这些中医治疗手段从未向村里的患者收取一分钱。“比如有些脑血栓后遗症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我会做一些辅助的按摩、针灸等,效果也不错。但是,这个治疗的钱很难收取。乡亲们都认为这不是打针、吃药,不需要实打实地付费。这就是咱用点技术,再出把子力气,顶多算欠咱个人情,真要收钱,乡亲们心里会不舒服。如果做了,医生的口碑也会受影响。”
张维政的话也道出了很多村医面临的现实情况。他们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却并不能简单地换取经济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村医建议,为了鼓励村医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服务,因此在为国家节省下的巨大的医药费用支出中,能否从中拿出一部分对村医进行补贴,这样既解决了村医补助不足的问题,又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