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农业部在京召开2011年种子执法年总结会,系统总结2011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取得的新成效,对明年执法年活动进行部署。农业部党组成员梁田庚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检打联动、综合治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和机制,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全程监管力度,继续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全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指出,2011年种子执法年活动谋划早、部署快。各地种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按照农业部整体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上下协同,检打联动,取得了新的成效。通过抓市场准入,加大企业清理力度,两年间种子企业由8700多家已减少到7500多家;通过抓品种管理和加大品种退出力度,今年是开展品种集中退出工作以来退出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年;通过抓质量监督加大种子抽检力度,全年部级监督抽查范围扩大到24个省、30多种作物,抽查样品1200多个;通过抓执法检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各地依法查处案件6800多起,没收假劣种子179万公斤,涉案金额1420多万元;通过抓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全国省级种子质检机构有14个已具备品种真实性检测能力,各地举办种子管理和专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3万多人次;通过抓诚信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中国种子协会首次开展企业诚信分类评选活动,评选出62家AAA级、79家AA级和21家A级信用企业。
会议强调,随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步伐不断加快,我国种业必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种子活力、健康检测和加强对种苗、种秧监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品种抗性、适应性鉴定和区域试验审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监管难度越来越大,种子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越来越大,种子监督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明年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年,农业部近期将印发明年执法年活动方案并进行统一部署。会议要求,全国种子管理系统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督导和活动宣传,努力确保种子供应安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种子安全事故。一是突出监管重点。集中组织冬季企业督查、春季市场抽查、夏季基地巡查和秋季市场检查四大专项行动。继续做好种子质量检测,重点加强品种真实性检测,坚决打击套牌侵权行为。加大监管力度,把质量监督抽查中连续两年不合格、抽检不配合的企业以及受到社会公众举报的企业作为监管重点,把用种大省作为重点区域,把玉米、水稻、棉花作为重点作物。二是前移监管关口。将品种管理、基地管理、企业管理等种子监管关口前移,将品种管理重点由审定环节前移至试验环节,将对企业监管的重点由经营环节前移至生产环节,将质量监管的重点由市场环节前移至加工环节。三是下沉管理重心。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力争做到品种管理下沉、市场监管下沉、案件处理下沉、培训指导下沉。四是强化配合联动。继续坚持“上下协同、检打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区域联动、加强上下联动、重视品种保护执法与市场监管联动。五是实行打扶结合。把国家政策实施与监管行动结合起来,优惠政策扶持与企业守法诚信行为结合起来,注重政策向遵纪守法、诚信自律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