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多方受益“农超对接” 诸多问题待解
来源:新华08网   2011年12月07日   阅读:

新华08网昆明12月6日电 记者日前在蔬菜产区和超市调研发现,“农超对接”在运作中农民尚处于经济、法律的弱势地位,超市的高门槛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成为制约“农超对接”的主要因素,亟待解决。业内人士建议,促进“农超对接”的重要前提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经纪人素质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零售巨头发力“农超对接”,多方受益
2008年起,商务部、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超对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农超对接”已被广大连锁零售企业认可并实施,“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零售企业采用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模式,截至2010年年底平均每个零售企业对接的合作社为74.5家,比2009年增加了57%。企业通过“农超对接”采购的农产品品种平均为145种,比2009年增长了49%。
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业巨头纷纷发力“农超对接”。据沃尔玛公司事务云南区域总经理东培琴介绍,沃尔玛从2007年开始尝试“农超对接”项目。截至2011年5月,已先后在19个省市建立了66个直接采购基地,面积近80万亩,直接受惠农民近76万人。家乐福近年来也大力推广“农超对接”项目,已与全国27个省市,超过300家的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将以北京、上海为目标加大农超对接项目的推广。
记者从“葡萄之乡”大理州宾川县政府获悉,近年来宾川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发挥自身网络、配送、信息技术等优势,积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对接。目前,沃尔玛、华润万家超市已在宾川建立7240亩红提葡萄“农超对接”基地,仅今年基地所产宾川红提葡萄就达11133吨,均直接进入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销售,销售额达6813.4万元。
在“农超对接”中,超市、企业、农民、消费者多方受益。“公司的豆制品刚刚进入沃尔玛销售一年,到6月份的销售额就近400万。今后也想让我们的禽蛋进入沃尔玛超市。”曲靖市麒麟区禽蛋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玉茸说。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菜农杨正有告诉记者,实施“农超对接”后蔬菜不愁销路,卖菜方便快捷。“每天送到超市的新鲜蔬菜最少两三百斤,多的时候一千多斤,一年的(毛)收入预计达将有四五十万,非常可观。”他说。
--多重因素制约“农超对接”
记者日前深入调研各地蔬菜产区和农民合作社调查发现,“农超对接”存在三大制约因素,导致农民在这种新型供应链模式中处于弱势,自身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生产分散零星、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大市场统一采购的需求。
一是大型超市进场门槛高。昆明市呈贡县一名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告诉记者,现在部分超市缴纳的费用太多,进店费、堆头费、条码费等加起来达到十多种,还设置了月销售额标准;部分商场结算不及时,损耗又多。此外,一些打折、促销等活动也让合作社承担。由于无法承受超市过高的进场费和资金回流慢等问题,该合作社已主动退出,重新把蔬菜销售面向批发市场和收购的商贩。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昆明市的蔬菜主产区呈贡县梅子村菜农李巧仙告诉记者,“农超对接”能提高蔬菜价格,但超市对蔬菜品质、大小、外形等方面要求较高,自家大棚里的意大利生菜、瓢菜难以达到要求,不得不通过收购商向省外销售。同时,大多数合作社的理事长是村干部,加之农民经纪人素质参差不齐,法律、商业知识欠缺,面向市场开展营销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低,与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沟通中常常处于弱势,“会种不会卖”。
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发展。业内人士表示,在完善“农超对接”发展机制、保护农民利益方面,最大的挑战是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生产分散零星、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大市场统一采购的需求。沃尔玛公司中国采购部负责人介绍,沃尔玛的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中,蔬菜水果基地总面积应在1000亩以上,其中最小的连片面积应在200亩以上,或蔬菜水果单品种植面积50亩以上;猪年出栏1万头以上,牛年出栏5000头以上,使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成为“农超对接”的主体。
--应采取措施推进“农超对接”
零售连锁企业表示,“农超对接”中更倾向选择农产品专业运营商和合作社,与规模大、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社合作成为首选。业内人士认为,“农超对接”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推进农业合作社发展,通过农业合作社的形式,把零散的农业生产集中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护好农民利益,深入推进“农超对接”。
第一,注重保护农民利益,稳步推进“农超对接”。曲靖市、开远市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农民群众对参与“农超对接”很积极,但是希望能够充分照顾自身利益,希望超市免除或部分免除进店费、货架费和条码费,并缩短结账周期。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对蔬菜、水果在外观、单个重量等方面的要求,逐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二,依托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国供销社系统通过“乡村流通工程”重新建立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极具开展“农超对接”的潜力。在曲靖市师宗、陆良、罗平等县,生姜、辣椒、精制大米、土鸡蛋、鸭蛋、野生菌和蜂蜜等农特产品大多由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加工,产品经当地供销社农产品交易中心统一收购、组织销售。
第三,降低超市经营农产品成本。目前连锁零售企业经营农产品需缴纳13%的增值税,而农贸市场、农场及个人等经营农产品则无需缴纳该项税费。超市希望能降低经营成本,更好地推进“农超对接”。
第四,完善“农超对接”渠道建设。大型农产品股份制流通企业云南千社千品经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谢晖表示,在解决农产品“进城难”问题上,应加大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特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对外宣传,举办“千社千品”展示展销会,建设展示展销中心连锁店,开发农特旅游商品连锁店,以及签约订单和网上交易等营销手段,逐步构建特色农产品的现代流通经营网络,使农特产品快速进入全国物流体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切实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