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大田种子 >> 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2年02月27日   阅读:

在20世纪末,当“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的预言出现并迅速得到认同时,也就意味着生物技术迟早要接受来自实践和人们认知的检验。
随着人类社会对技术的反思或批判的深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概念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转基因技术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学术界众说纷纭。当前,对于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有很多领域的研究被遗漏,还缺乏足够的资料对转基因生物生态环境风险进行准确评价,再加上有些潜在的影响还无法进行预测,使得科学认识转基因生物环境风险存在着不确定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生物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人们更激烈的争论,无疑也是人们对于生物技术焦虑情绪的一种诉求和表达。
但是,环境影响的延迟效应告诉我们,一旦环境危害产生了,结果是很难逆转的。为了解决危害带来的后果,人类付出的代价也是触目惊心的。以氯氟烃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为例,刚开始科学对于氯氟烃类物质的认识是“它在化学属性上有非常强的惰性,与其他物质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被看成是一种无毒的物质”。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后,含氯氟烃被成功引入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此来取代其他相关的毒害环境危险物质。直到半个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科学研究表明氯氟烃类物质在处于一个与地球表面不同的环境时,它会进入大气的平流层与平流层中的臭氧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破坏了全球臭氧层的化学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过去几十年排放氯氟烃类物质的结果,而且这些排放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产生影响。有预测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议书》即使是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耗损也是在2050年以后才有可能完全复原。
粮食产量确实提高了,但安全性就应该置之不顾吗?当转基因产品摆上了你我的餐桌,你会有什么感受?不管时下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看法如何,一旦主粮运用了转基因技术还是比较令人担忧的。转基因作物的一大特点就是抗虫、抗病性,那些连虫子吃了都受不了的东西,人吃了会没事吗?我们人类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吗?很显然,对于主粮的转基因技术,世界上目前并没有大面积地加以推广,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上述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田松副教授指出,不仅转基因,人类对于基因工程这种技术本身都应该保持警惕。在实验室里,科学家或许可以保证转基因种子的各种特征,但是把它投放到自然中,在长时间的累积下,所产生的问题必然超出人类的想象。侏罗纪公园的设计者相信,公园的运行完全在科学家的监控之内,但是这种决定论的美梦很快就破产了,一个个微小的意外接连发生,最终使公园这个人工系统完全崩溃。《侏罗纪公园》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其基于混沌理论的预见,完全具有现实性。转基因水稻会产生什么生态后果,完全是人类不能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