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节水增粮:一次农业耕作方式的新革命
来源:农业新闻网   2012年07月02日   阅读:

“有水无肥谷一半,有肥无水望天哭”。粮食生产需要足够的农业用水来支撑。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机遇,同时,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加大,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事实上,在“南粮北移”的大趋势下,在农业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围绕“水”来做文章是一条行得通的好路线。随着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以及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的启动,农业用水效率有望得到提高,种田“靠天吃饭”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希望。
新闻镜头
粮食有了“专供”水
多少年来,春耕都是农民的大事,更寄托着他们一年收获的金色梦想。今年春耕时,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这里的农民比以往轻松得多。据报道,春耕时,农民不用动一犁、一锨、一镐,乡里的玉米覆膜机就会在耕地上铺上白色塑料薄膜,同时完成铺管、播种、施肥、打灭草剂工作,自动完成春耕;需要水时,只要一按按钮,膜下的水管就会滴水浇地。
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喀左县今年大力推行节水滴灌工程。这种节水农业,彻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采用的是大垄双行、膜下软管微喷技术,节水、省电,天气干旱时,浇水的方式是从膜下水管孔中滴水浇地,水全滴到了农作物根下,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浇地方式。
同样的镜头不只一个。
往年的5月,在黑龙江省“十年九春旱”的西部地区,正是农民们浇地最忙碌的时期,而今年,伫立在农田里的一台台大型喷灌机已经在为农民分忧解难。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繁荣乡富裕县丰田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大型喷灌设备正在为出苗的玉米浇水作业。对于如此巨型的喷灌设备,农民们连声称好,“这个设备走一圈浇一遍,一天一宿就完事了,不用人看管,200来亩地,老百姓用小喷灌自己浇,一个礼拜浇完就不错了,光油料一亩地的成本得30块钱,不算人工,而大型喷灌一亩地5块钱就下来了,打开以后自己走,全自动,非常方便!”。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偏偏我国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每年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近1亿亩灌溉面积因缺水不能得到有效灌溉,不少农民都曾为水发过愁。
“膜下滴灌可以让水更充分地被农作物吸收,减少水分在空气中挥发,明显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用水量甚至只有漫灌的十分之一,种得好的话粮食产量甚至能翻番。”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郑风田说,由于滴灌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水滴将定向流在种子旁,相当于每一粒种子都用上了“专供”水,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供应不均的现象。更关键的是,在水分蒸发情况严重的地区,覆膜就如同为土地建了一座暖房,让水分可以留在土地上。
新技术带来新改变。然而郑风田说,在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面前,我国有些地方还存在大水漫灌等粗放的用水方式,有些地方依然在使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灌排设施,末级渠系破损严重,甚至杂草丛生,导致大量的水在渠系里损失、渗漏、蒸发。用水短缺和用水浪费现象并存,农业受制于水的情况时有所见。因此,“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讲,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讲,都必须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郑风田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水土资源不匹配使农业生产几乎年年受干旱影响,要巩固提高东北地区的粮食产能,关键要在此区域旱田增产上下功夫。
事实透视
南粮北移和水减粮增
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已与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相适应,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摆在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决定在今后4年,支持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部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总面积达3800万亩,节水增粮行动总投入为38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28亿元。
为什么选择了东北四省区?
“事实上,这样的工程我国一直在推进。”李国祥说。可是,一个更重要的现实是,在近十几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地图上,东北地区的地位越发突出,我国粮食生产“南粮北移”的局面已经形成。
郑风田告诉记者,随着南方农业工业的发达,粮食生产的重心已经发生了改变。有媒体统计表示,从粮食产量减少的绝对量来看,排在前6位的浙江、广东、湖北、四川、江苏和福建全部是南方省份。自1997年以来,6省粮食产量合计减少量达604亿斤。但是,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近150亿斤,增产的省份基本全在北方。尤其是黑土区主要分布地东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的粮食增产规模占据了较大份额。
“粮食生产南粮北移格局的形成,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粮食中空间分布不匹配的局面。”李国祥表示。数据显示,耕地资源南方占40%,北方占60%,相应的,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1%,北方只占全国的19%。在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战略地位不断加强之际,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率较低已经成为造成这些年来东北粮食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因素。
“举例来说,水稻是主要口粮,更是高耗水作物。”郑风田说。“像是在黑龙江省黑河南部、绥化、哈尔滨西部、齐齐哈尔、大庆全部的区域保有耕地大约1亿亩左右,占全省耕地50%,但绝大部分是旱田,70%为没有灌溉设施庇护的‘天收田’,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450毫米之间,水资源量只占全省水资源总量6%。”有声音指出。
在这样的情势和条件下,灌溉在粮食中的增产作用不可忽视。据介绍,中国旱区耕地约10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全国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都在旱地种植生产。而灌区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4—6元,而在旱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仅需投入2元,投入效果更明显。
新闻分析
以水兴业以水富民
“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水旱灾特征。洪涝灾害和旱灾是制约我国粮食稳产增产主要因素,特别是旱灾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大。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平均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均低于发达国家,其中灌溉水利用系数0.5,降水利用率56%,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是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粮食科技面临新机遇和重大的科技需求。一是面临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目标和经济作物供求不平衡突出问题;二是粮食作物高产纪录不断刷新,大面积产量不足高产典型1/2,迫切需求轻简化技术、均衡增产和节水节肥等丰产技术集成示范。
尽管我国目前有效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2.4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9.05亿亩,以平均每年递增2.2%速度递增,但由于受水源条件的限制,灌溉面积增加速度不会持久下去,旱地占全国耕地半壁江山的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旱地补充灌溉的水平,增加旱地的产量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李国祥说。
“事实上,历经了大水漫灌、喷灌和滴灌的几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农业节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郑风田说。
对于如何切实落实好“节水增粮行动”的好政策,郑风田和李国祥都表示,要在资金安排和项目选择上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实现“建成一片、成效一片、发挥作用一片”。同时,把“节水增粮行动”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有机衔接起来,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益。
不过,对于实施政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李国祥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国祥说,好政策的落实还在于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更应该认识到资源的真正价值,‘节水增粮行动’本身就有示范作用,让喷灌和滴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效果,以此促进农民节约用水。”李国祥还表示,如果适当使用经济杠杆,在水费方面“以奖代收”,更容易调动起农民节水的积极性,把水真正当做一种宝贵的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多节一滴水,多种一粒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