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专家分析称我国正谋求粮食生产九连增
来源:中国网   2012年07月11日   阅读:

中央连续八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八连增”,而且首次站上了1.1万亿斤的新台阶。香港《大公报》曾发表文章称,中国的粮食增长有助于避免因中国粮食进口量增加引起世界市场的波动。
粮食生产瞄准“九连增”
回顾近年来,“增产”“超越”已成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关键词。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恢复增产以来,8年累计增产2810亿斤,年均增产350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之一;8年单产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产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此外,2011年,我国近年来第一次实现了夏粮、早稻和秋粮的全面增产。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第一次突破5.5亿吨的关口。
此外,另一大特点是主要三种农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全面实现增产,粮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稻谷总产量突破2亿吨大关,达20078万吨,比2010年增产2.6%;小麦总产量11792万吨,增产2.4%;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增产8.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据报道,农业部确定,今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力争夏粮首战告捷,产量超过去年的2525亿斤水平。专家分析认为,中国正谋求粮食生产第九年连续增长。
中央多措并举确保粮食生产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三农”工作,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恢复发展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其中粮食始终是这些强农惠农政策的重中之重,国家实行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补助;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1406亿元,全国平均每亩种粮补贴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
在中央政策的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出台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在粮食连续多年增产后,有关主管部门强调,要倍加珍惜农业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2011年以国务院名义组织开展了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抓粮食生产的合力。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就表示,越是连年增产,离“天花板”就越近,出现“拐点”的几率和风险就越大,抓粮食生产不能有紧有松,必须常抓不懈。
尽管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起伏,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引发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普遍担心。但是,我国连年丰收的生产形势,使市场供需相对平衡,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后,针对中国粮食产量上历史新高对世界市场的影响,香港《大公报》发表文章称,这意味中国粮食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对世界依赖的减少,对世界粮食安全有非常重要积极意义。中国的粮食增长有助于避免因中国粮食进口量增加引起世界市场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