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薄弱,成为制约甘肃经济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腹地的平凉市崆峒区,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与无奈。对崆峒区而言,干旱仍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近年来,该区通过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为重点的旱作新技术,引发了一场农业科技“革命”。
启示一:科技引领是核心
崆峒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遭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面对严酷的现实,崆峒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梯田、治理水土,引进良种良法,打响了一场又一场与自然较量的硬仗。
西阳乡位于崆峒区西北角,是全区干旱最为严重的地方。该乡北边与宁夏西海固接壤的唐湾村火连湾社,常年降雨量基本保持在355毫米。尤其每年6到8月小麦、玉米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期,更是滴雨不下。村民无奈的称,其他地方是“十年九旱”,而我们这里是“十年十旱”。唐湾村火连湾社曹玉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不但土地贫瘠,而且水土流失严重。正常年景山地小麦每亩只能打二百来斤,遇上大旱连籽种都收不回来。
近年来,崆峒人民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建设,硬是把坡度在三四十度以上的大部分山地“削平”,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据区水保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四年全区共新修梯田11万亩,累计达到60.6万亩,每年可拦蓄径流2490万立方米,拦蓄泥沙218万吨,等于保住了相当于290万吨的土壤肥力。
生产条件改善了,如何实现增产增收? 2007年,甘肃省委在静宁县调研时发现并在全省大力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当年,全省采用该技术种植的56万亩玉米,在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增产粮食5万多吨。这一成功实践,给正在传统旱作农业探索中的崆峒人带来了新的启示。从2008年开始,该区开始以玉米、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大面积推广全膜覆盖旱作农业技术。五年来,全区共落实旱作技术推广面积56.53万亩。
启示二:政府主导是重点
每一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也是如此。10月11日,在位于丁家塬的安国乡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示范点上,宽阔的塬面上,一台台覆膜机来回穿梭,紧随机械的妇女地头地尾忙个不停,到处是人欢机唱的秋播生产场景。随行的乡党委书记姚志辉告诉记者:“现在地里种啥,那得群众说了算。”在乡镇多年,姚志辉如今已算得上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他明白群众心里在想啥。“今年,我们在土桥、颉河、上李3个村集中规划了5000亩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示范点。为了抓好落实,从3月份开始,乡上就通过“政信”平台,以群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向群众传达政府的‘意向’, 动员群众预留地块,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通过算账对比的办法宣传全膜旱作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和各项优惠政策,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认识到位了,投入还得跟上。为了有效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崆峒区在全力落实好各类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对全区千亩以上示范点种植农户所需地膜进行全部补贴,对面上种植农户以每亩1.5公斤地膜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积极争取省级配套各类机械1652台,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保证
启示三:农民增收是关键
“以前如果谁说山塬地小麦单产能过800斤,那纯粹是哄人呢。崆峒区农技中心主任何理这样说。2009年,崆峒区首次在草峰镇夏寨村开展全膜覆土穴播小麦试验并获得成功。2011年,该区开始大范围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根据测算,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12.8公斤,比正常年份露地条播小麦平均亩产340.8公斤增产72公斤,增产21.1%。
深秋时节,走进崆峒区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院子里、屋顶上堆的,门前屋后树上挂的,全是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安国乡尚堡村党支部书记余金奎告诉记者,这几年群众通过种植全膜玉米真正尝到了甜头,积极性高的很,只要家里有劳力,哪家也种个七八亩,如今村上种20、30亩的人不少。据余金奎讲,该村田湾社有个党宗银,今年春季一次就种了80亩全膜玉米,不但给自养的30头肉牛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手头还有了不少的余钱。
全膜旱作农业的推广,不但让山区农民满了粮囤,也鼓了钱袋。这样的变化,让原本依靠果产业发家的塬区群众也眼热的不行,他们纷纷利用幼园空地间作套种马铃薯、豆类,轻轻松松打起了“科技增收牌”。如今,在崆峒区,全膜旱作技术已经成了农民实现农业增收致富的科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