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走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2012年10月31日   阅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怡然自乐。

  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是天府之国现代田园的真实写照。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三农”工作是本底,是根基。过去的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部署,不断创新经营机制、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农业综合保障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公共服务水平、产业互动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行政效能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收获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好成绩。

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市规划布局和重点发展了粮油、蔬菜、生猪家禽三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食用菌、水产、中药材七大特色产业,大力引导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和高端农业,到2011年,全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12.6万亩、产品认证累计达439个,设施农业发展到32.7万亩,建成种植业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基地)22个、养殖业畜禽良种繁育场85个,国家级知名品牌累计达到39个。

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优势,推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都市农业生产链条。到2011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到243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332家,初步形成6个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以3个区域性批发市场、28个产地批发市场为骨架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

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大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1年,全市共有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350余万亩;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促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各类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基地发展到220个,年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

经营机制日益完善。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全面推广“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实践土地股份合作社、“大园区+小业主”、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探索建立以“农技推广、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公共品牌、农村金融”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到2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

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2011年,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20家,其中国家级26家、省级10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600个,成员42.5万个,组建了县级联合社4家,成立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泡菜协会、猕猴桃协会等行业协会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户面突破80%。

  【 访谈 】

以“五个一流”对接都市需求

成都市农委主任 郭金安

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唯一整体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都市现代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内生动力。

过去五年,我们围绕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发挥农业“三个效益”和实现“全国领先”的要求,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创新,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全市农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195.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32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3%,年均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905元提高到2011年的9895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1%。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新的历史起点就在眼前。我们将紧紧围绕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按照“五大兴市战略”部署,坚持“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科学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对接都市需求、优质高效多元的都市现代农业,努力构建一流的经营治理机制、一流的产业发展水平、一流的营销体系、一流的保障体系、一流的吸引人才机制,加快形成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努力为加快成都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作出贡献。

作为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最大的外销蔬菜生产基地、中国西部著名的蔬菜之乡,彭州努力构建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城乡双赢

亮点代表:郫县

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宗旨,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满足都市需求的同时,有力带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

区域合作

亮点代表:龙泉驿区

自2002年开始,龙泉驿便开始探索农业区域合作,形成了政府组织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个人自发带动型三种异地开发农业模式,随之相继出现了农民及农业组织到异地创业的现象。截至目前,有超过3000人在湖北、重庆、广西、浙江、贵州、广东、上海等7个省市实现了异地创业。

加工物流

亮点代表:青白江区

制定出台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2012-2016)》,规划重点围绕食用菌、粮油、泡菜、肉食等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业,构建“2+N”精深加工产业格局。同时,依托四川省(青白江)现代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的物流功能,青白江区现代农业逐渐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组织带动

亮点代表:市龙头企业协会

成立于2011年11月16日的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成立的第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目前市级以上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68家,协会拥有会员企业141家。协会充分发挥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市龙头企业搭建投融资、信息汇集与宣传、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科技创新、法律维权等服务平台。

产业倍增

亮点代表:彭州市

为践行成都市委“产业倍增”等“五大兴市战略”,彭州充分发掘产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积极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支撑。

坚持科学发展,彭州现代农业取得了新跨越。按照“4211”规划体系发展,彭州着眼于发挥农业“三个效益”、建设“五个一流”、实现“全国领先”的目标定位,打造 “一红一黄一绿”特色产业,引领产业倍增。即围绕“一红”奔高端,铸成五彩猕猴桃;围绕“一黄”开天地,打造中华川芎城;围绕“一绿”全链条,锻造西部菜都。

11月1日,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将隆重开幕。届时,绿色健康的彭州大地蔬菜将再次成为焦点,彭州农产品品牌将更加响亮,彭州现代农业将迈开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