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老把式”体验现代农业——老辈农民创业新故事
来源:湖州日报   2012年11月05日   阅读:

湖州在线讯  当下,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一个个“老把式”,仍是现在农业生产的主流群体,是他们承担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线生产重任。当这些“老把式”融入“现代元素”之后,他们所爆发出的活力不亚于年轻人。当然,他们也有困惑…….

给竹林“盖被”的农民专家

这两天,今年70岁的吴兴区埭溪镇山背村农民孙士明一下子忙碌起来,每天往返于埭溪镇与妙西镇之间。眼下正是他的春笋早出毛竹林覆盖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时候,他既要顾好山背村家里的几亩毛竹山,又要顾着位于妙西凤凰山的40亩承包毛竹林,在做好老板的同时,还要为湖州翠竹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00亩毛竹生产基地当好顾问。“前天晚上一场雨,看上去很大,对已经覆盖的竹林来说,效果不明显,有的地方土都还没有打湿,还得再补些水。”孙士明对自己的技术满怀自信。“家里的2.3亩毛竹林休山了一年,也是春笋早出毛竹林覆盖技术以来第一次休山,今冬明春就要恢复生产了,我想看看休山后情况到底怎么样,多积累些经验。”

记者点评:有句俗语叫艺无止境。作为这项技术发明人的孙士明,他在毛竹林覆盖春笋早探索上就从没有停止过。

慧眼识英才的乡村“伯乐”

寒露接霜降,稻田逐片黄。这几天,安吉上塾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沈长明几乎每天都要到田头转悠一番,望着田野里即将可以收割的一浪浪沉甸甸的稻穗,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景。“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陈培忠种植技术支撑功不可没啊!”他庆幸当初力排众议,请说千里迢迢在外地的陈培忠回乡创业这步棋走对了。作为合作社重要股东并负责生产技术的陈培忠的确不负众望,他推行的晚稻密植控分蘖、延迟播种降低虫害技术集成、以及病虫害防治推出的效益成本比最大化的管理思路被事实证明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是成倍地增加了。

记者点评:千里马常有而叹少伯乐。如果不是沈长明“伯乐”识才,陈培忠这个水稻方面杰出的人才就埋没民间了。

“经验老车”不敌“信息快车”

南浔区练市镇朱家兜村的朱阿三是个养蚕能手,他养出的蚕结茧不仅茧质好并且产量高。去年浙江大学动物科学研究院蚕蜂系与市蚕桑技术推广站小茧子项目试验,他就是试养户之一。每年养蚕、培育桑苗和种菊花收入也有四五万元。

说起改行养猪的事情,朱阿三心里有种有苦说不出的味道。“去年七八月份,毛猪价钿一下子窜上去了,看到人家养猪大把大把地赚大钞票,心里很羡慕。想想养猪不就那么回事嘛,简单得很,以前家里也不是没有养过,于是就决定今年养猪了。”他表示,人算不如天算,要是早知道今年生猪市场不行,还不如老老实实养蚕。今年养了猪以后,养蚕数量自然就减少了,最后弄得个两头落空。

记者点评:有句叫做隔行如隔山。现在养猪是市场经济,不同于养蚕,单凭养得好还不够,还得掌握前沿的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