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几种模式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10日 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不断提高,造成市场供大于求,河蟹价格下跌,养殖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养殖积极性。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挖掘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情况下,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蟹池套放青虾、鳜鱼等特种水产品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亩水面可增加效益200~500元,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套养模式。
蟹池套养青虾
一方面利用青虾摄食河蟹残饵,防止败坏水质;另一方面青虾可作为河蟹饵料,减少河蟹自相残杀,提高河蟹成活率,同时又增加青虾产量,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主要有3种套养方式,一是2月份每亩放养规格为3cm的幼虾0.4~0.5公斤;二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亩放养抱仔虾0.3公斤;三是在7月份每亩放养规格为1.5~2cm虾苗1.0~1.5万尾,年底每亩水面可收获青虾15~20公斤,可增加效益500元。
蟹池套养鳜鱼
利用河蟹、鳜鱼养殖环境要求基本相符,两者互不残杀,而鳜鱼摄食蟹池中野杂鱼、虾,将低值鱼转化为优质鱼,减少了饲料损失,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降低池塘生物耗氧量,净化水质,有利于河蟹生长,可以达到蟹鱼兼收。一般于5月中下旬放养规格5~7cm的鳜鱼苗,每亩放养量控制在15~20尾,年终可收获鳜鱼10公斤左右,亩增收300元。
蟹池套养黄颡鱼
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可利用其摄食蟹池中残饵及浮游生物和小鱼、鱼卵等,达到清野作用,提高河蟹的饵料利用率,增加黄颡鱼产量,以达到池塘增产增效的目的。一般于3月上中旬放养规格20~30克/尾黄颡鱼200尾,可收获黄颡鱼15~20公斤,亩增收200~300元。
蟹池套养鱼白鱼
鱼白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河蟹生活在底层或池塘四周,两者套养可提高水体利用空间,增加鱼白鱼产量,同时蟹池中野杂鱼多,可利用鱼白鱼清除,提高饲料利用率,达到降本增效。一般在3~4月份,每亩套养5~8cm规格鱼白鱼种15~20尾,年底可亩产商品鱼10~15公斤,亩增效250元左右。
蟹池套放以上特种水产进行养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每亩水面成蟹产量要在50公斤左右。
2月上中旬放养规格100~200只/公斤蟹种500~600只,蟹种规格不能太小,以防鱼类残杀。
二:注意做好水质的调控管理。
青虾、鳜鱼、鱼白鱼、黄颡鱼耐氧力都很低,对水体溶氧要求高,一旦缺氧浮头,首先出现死亡,平时应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以保持水质清新、水中丰富的溶氧。
三:要按照“四定”、“四看”的科学方法投喂。
3月上中旬每亩水面投放300公斤左右的鲜活螺蛳,同时移栽以伊乐藻为主的沉水植物,占池塘1/3~1/2,一方面为河蟹提供饵料,另一方面净化水质,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一般只投河蟹饲料,不再投喂套养鱼饵料。河蟹主要以小杂鱼、玉米等动植物性饲料和人工配方饲料为主,饲料质量符合NY5072要求。套养鳜鱼塘口,于春季每亩放养性腺发育良好的家鱼2~3组,雌雄比例为1∶3,让其自然繁苗,为鳜鱼种下塘后提供适口饵料。
四:病害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原则。
注意水产品的药敏性,以防药害死亡,并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
五:做好适时起捕上市工作。
河蟹根据价格走向,可于10月左右开始上市,青虾实行轮捕上市,及时将达到4cm以上的成虾捕捞,以防性成熟繁殖后死亡。鳜鱼、鱼白鱼、黄颡鱼采取年底干塘起捕集中收获。
(来源:伊春农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