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八十年探索八十年辉煌
来源:新华日报   2012年11月28日   阅读:

在那风光秀美的紫金山南麓,一个影响江苏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科研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今天迎来她的80周年华诞。八十年风雨历程,八十年成就辉煌。建院以来,江苏省农科院跨越世纪,始终伴随时代的步伐奋勇前进。一代又一代农科院人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探索“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的科研道路,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现代农业科研组织架构的奠基者

巍巍华夏,以农立国。1931年4月,为加强当时全国的农业研究、改良和推广工作,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孔祥熙签发训令,委派农学专家、民族实业家穆湘玥,中国近代农业科学的先驱钱天鹤等16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筹建中央农业研究所。1932年1月,中央农业实验所正式成立,一大批留学海外及国内著名的优秀科学家集聚在这科学殿堂。这个全国性农业科研机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农业科研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当时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筹谋设计全国农业工作改进,组织指导地方农业机构开展农业科研,开创了我国农业科研事业联合协作的全新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农业实验所被迫西迁重庆,工作重点随之转向后方各省。协助筹设和参与建设了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农业机构,继续示范引领农业技术改进。作为实验农学的领军者,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建成,使我国农业技术改进由单科独类发展进入较为系统的全面发展阶段。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园艺蚕桑、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推动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同时也奠定了江苏省农科院的重要发展基础和深厚学术底蕴,成为后人传承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农业实验所几经更名,1977年11月,更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经过80年的建设发展,江苏省农科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在职职工2300余人,建有13个专业研究所、10个农区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生教育中心以及一批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条件完备、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引领者

八十年,是一部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史。一代又一代江苏省农科院人不懈追求,创新攻关,一批又一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目前,全院年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数,占全院科研经费总量的5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在全省覆盖率近60%,技术覆盖率超过50%。1978 -2011年,获得国家、部省级成果奖889项,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江苏乃至全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农业实验所建所后,留美归国小麦育种专家沈骊英育成骊英1号至6号优良小麦品种,比当地农家栽培品种增产20%-30%,在全国14个省示范推广,受到了各地农民的欢迎。沈先生一生对农业科研孜孜以求,在抗战期间还带病坚持试验,1941年10月突发脑溢血,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0岁。邓颖超同志在新华日报撰文,盛赞沈先生为:中国妇女光辉的旗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稻作专家周拾禄主持推行“旱改水”、“沤改旱”、“单改双”、“籼改粳”耕作制度改革,对全省粮食增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农民科学家陈永康主持研究的水稻“三黄三黑”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经杨立炯等一批专家研究总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栽培理论,对推动水稻大面积高产稳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甘薯专家盛家廉主持育成的“徐薯18”新品种,在全国八省市累计推广2亿多亩,为国家增产粮食百亿公斤,彻底改变了甘薯生产日本品种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农业经济学家孙颔主持研究中国农业区划,阐明了不同农区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向与途径,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大政方针的制定起到了关键作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植保专家杜正文领衔,联合全国200多个单位协作攻关,阐明了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为褐飞虱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从根本上改变了褐飞虱防治的被动局面,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专家程顺和主持育成的扬麦5号、扬麦158小麦新品种,解决了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累计推广6亿亩以上,增产粮食200多亿斤,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水稻专家邹江石发明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育成了我国第一个两系法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针对水稻生产中条纹叶枯病爆发的重大科技需求,王才林等一批中青年水稻育种家培育出多个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种,为成功遏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爆发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南粳46,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味粳米,市场收购价超过普通品种20%。“宁麦13”的高产特性得到广泛认可,被称为淮南“麦王”。在国内最早选育出的“苏玉糯1号”等一批鲜食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宁杂11”等油菜新品种成为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理想品种。我省第一个彩色棉新品种“苏彩杂1号”进入产业化推广示范阶段。育成100多个适合设施栽培的园艺、蔬菜作物新品种,有力降低了设施农业品种对外依存度。研发了鲜食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让鲜食农产品从应时品尝变成即时消费。初步构建了“安全监测、安全监控、安全溯源”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开发了可移动式简易猪舍、经济生态发酵床垫料等满足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条件的适用新技术,有力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秸秆肥料化、能源化、燃料化、材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体系,为秸秆禁烧找到了有效出路。水葫芦安全种养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在太湖取得初步成果后,在云南滇池治理中示范推广,草海水体污染物大幅下降,水质明显改善,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者

江苏省农科院8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懈追求、携手超越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科院根据不同时期江苏农业发展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运行的新模式,不断推动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1983年,为带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省委、省政府按照农业区划设立了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淮阴农科所等9个农区所(2007年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由省农科院和所在市双重领导。江苏省农科院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进专业研究与区域特色研究的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院带所”的全省一盘棋农业科研组织体系,在全国独树一帜,为推动区域农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五”、“八五”期间,江苏省农科院提出“科研立院、开发强院”的发展战略,与相关企业和生产单位建立了20多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研促进开发,以开发反哺科研,缓解了经费供需矛盾,保持了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九五”期间,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江苏省农科院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实施以科研为主体,以科技开发、科技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先后组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47个,累计开发创收2.5亿元,建立示范基地40多个,转化科研成果100多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十五”期间,针对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阻碍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江苏省农科院率先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剥离研究所产品开发经营职能,重组了9个以基础公益性研究为主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组建了13个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创立了公益性研究和产业化分开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科研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为密切科研和产业联系,发挥知识产权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成立独立建制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转化和应用。截至2012年9月,全院系统植物新品种权申请393项,约占国内科研单位申请量的8.5%;授权189项,约占国内科研单位授权量的9%。先后对外许可品种权49件,与省内外60家种子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优质粳稻、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品种权转化率近100%。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9部委评为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

“十一五”以来,江苏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对科研条件、科研平台、学科结构、人才队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省农科院紧紧抓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现代院所建设,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大力开展条件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团队建设,形成科研、服务、转化互相衔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和新优势。

在条件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瞄准国家级和部省级平台立项,先后争取立项建设了省部共建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1个基础性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在省政府2.29亿元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占地1218亩和3360亩,集科学试验、成果示范、农业观光、产业带动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和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在院本部建成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面积达2万平米,成为我院现代观光农业、园艺、蔬菜成果示范和科技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5栋3.4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创新大楼拔地而起,今年10月投入使用。各农区所在省农科院和所在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1.5万多亩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和近8万平方米实验办公大楼,实现了全院科研保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学科建设方面,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在巩固发展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设施农业、规模养殖、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支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得到快速发展。通过调整,江苏省农科院从事大宗作物学科研究的科技人员已经由“十五”末期的70%左右降低到45%左右,而从事蔬菜、园艺、畜牧、加工、环境等领域的科技人员比例由20%上升到50%以上,在学科建设上更好地呼应了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在团队建设方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开放式创新为理念,以人才国际化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深入实施“五大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放眼国内外,招才引智,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优秀青年科技骨干出国学习、研修,遴选了一批创新团队进入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有效改善了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明显增强了人才队伍的总体竞争实力。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单位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联合研究与合作联盟,联合招收博士后,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共建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拓展和提升了利用国外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与能力。

进入“十二五”,针对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科技需求和科技创新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江苏省农科院提出,以加快科研转型为主线,以形成“产业技术体系”为科研重点目标,以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为重要抓手,有效凝聚省市县三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把科研目标从品种创新、单项技术创新向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转变。将科技创新与成果示范推广直接延伸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水平。目前,在规模化生态养殖、循环农业与农业环境保护、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生产、盐土农业等五大重点领域,先期试行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实践者

八十年,是一部植根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史。一代又一代江苏省农科院人以农为本,扎根基层,传播科技,服务“三农”。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苏北发展,江苏省农科院牵头实施了“淮北地区农业科技促小康工程”,先后选派了15名科技骨干,赴滨海、淮阴、睢宁、丰县、泗洪等县担任科技副县长,选派了55名科技人员,分三组组成工程技术指挥组,组织专家8500多人次,赴淮北5市30多个县270多个乡镇开展现场咨询和指导,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新世纪初,江苏省农科院组织实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行动计划”,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咨询,送科技下乡,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农科院积极探索,创新科技服务思路和模式,按照“推广一项科技成果,集成一套技术,帮扶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总体思路,以专职化队伍建设为手段,以“科技帮扶整村推进”、“高效农业示范”等项目实施为载体,每年派出250多位专家,分赴全省110多个村驻点帮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熟化、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在灌云县许相村实施以芦蒿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的整村推进项目,建成3万亩芦蒿基地,实行日光温室芦蒿-番茄轮作高效栽培生产,亩效益达到2.5万元。在沭阳县东小店乡店西村,建设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11万平方米,涉及种植户62户,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在高淳县武家嘴村建立了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成功申报了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建设了青山经济林果基地,示范面积扩展到5000多亩。此外,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江苏省农科院大力推进院地合作,与宿迁市等市县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推进宿迁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选派一批科技干部到宿迁、泰州等地挂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成果快速转化应用新局面。

据统计,目前全院组建了拥有100多人的专职科技服务队伍,科技服务足迹遍布全省55个县(市、区)、60多个农业园区、8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100多个行政村,示范推广我院自主创新的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80多项,累计应用面积超过3亿亩,为江苏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十年,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当前,江苏进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部署,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要求和新举措。江苏省农科院作为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将不断弘扬“不懈追求、携手超越”的江苏省农科院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紧密围绕江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壮大升级的科技需求,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加快推进农业科研工作转型升级,加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努力引领支撑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