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人均耕地仅0.12亩,9000多农户,实现生产总值2.4亿元,纯收入1.2亿元,怎样的模式为鄱阳湖畔的小镇带来这样的富裕?记者近日来到小镇进行了采访。
周溪镇旁万亩碧波,到处养殖着淡水珍珠;房前屋后,数千名农民正在加工美丽的珍珠。这个交通并不发达、人均耕地仅有0.12亩的鄱阳湖滨小镇,现有9000多农户在利用滨湖地区得天独厚的淡水资源,从事着珍珠养殖和贝壳工艺品加工业。截至目前,该镇实现总产值2.4亿元,纯收入1.2亿元。
近年来,九江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并实施产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逐步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今年,九江农业实现经济作物产值超过粮食作物产值、养殖业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两大历史性跨越,广大农民从产业结构调整中真正尝到甜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九江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基地建设。经过多年科学调整农业结构,目前,九江市基本形成“四大经济板块”:山区重点发展蚕桑、药材;湖区重点发展特种水产;城郊重点发展蔬菜;京九沿线重点发展优质果和花卉苗木。
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共同致富,是九江市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为此,九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559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有5家,过千万元的有139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21.9亿元,销售收入51.4亿元。各类龙头企业联系着17.4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73元。全市近几年还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108个,引进资金11亿元,仅出口创汇金额就达2717万美元。
这几年,九江市还把创建农产品品牌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大事来抓,连续三年在县域经济考核中,增加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等内容。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九江市还充分发挥各类流通协会的作用。据统计,九江市建有各类流通协会751个,全市51%的水产品、48%的水果、43%的家禽、37%的谷物通过各类流通协会卖出去。一年下来,仅此一项就使全市农户人均多收37元。
廖国良 李桂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