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蔬菜种子 >> 内容阅读
林市农民靠蔬菜大棚种出致富希望 现搬进二层小楼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2012年12月30日   阅读:

核心提示:“我下一步打算成立个蔬菜合作社。”今年40岁的孙景江家住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育林村,已经种植了22年的蔬菜大棚。收入由以前的每年四五千元上升到现在每年十余万元。
“我下一步打算成立个蔬菜合作社。”今年40岁的孙景江家住吉林市船营区越北镇育林村,已经种植了22年的蔬菜大棚。收入由以前的每年四五千元上升到现在每年十余万元。

初中毕业回家务农

26日,记者来到了孙景江家,帅气的二层小楼和车库内停放的面包车体现出孙景江这几年的家境很富裕。“这楼是今年盖起来的,以前住的是平房,车是2010年买的。”孙景江说。

孙景江称,自己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回家务农了,但当时只是种一些旱田,例如玉米和大葱之类的农作物,每年去掉种子化肥钱剩不下什么钱。当时还很年轻的他有股闯劲,敢尝试新鲜事情,可是先后也赔了钱,但如何能挣到钱的这种想法一直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孙景江说,经过多次的碰壁,他把挣钱的路子瞄到了种植蔬菜大棚这一行业。

种植菜大棚尝到甜头

“开始的时候也是尝试着弄,只有两个小塑料大棚,结构还都是木质的。”孙景江说。他是在1990年开始种植蔬菜大棚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只种了一种蔬菜——黄瓜。在把种出来的黄瓜全部卖掉之后,他算了一下收入,在去掉成本之后,这一次就挣了几千块钱。“这可比种旱田还强啊,从那时候我就想把规模搞大一点。”孙景江说。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孙景江已经有5个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其中有两个是温室。“就是挣一点就扩大一点,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孙景江说。据育林村党支部书记刘学文介绍,孙景江目前是育林村种植蔬菜大棚面积最大的一户。

要建合作社让蔬菜大棚产业化

育林村的村民们看到孙景江种植蔬菜大棚富了起来,开始纷纷地效仿他。村民向他“取经”时,他从来都是有问必答。

“我下一步打算在村内成立个合作社,把这儿变成蔬菜种植基地。”孙景江说,这个想法,他在2010年就有过,但当初并不熟悉其中的流程,一直没有实施。

如今,孙景江的想法已经得到了育林村和吉林市相关部门的肯定。所以孙景江打算在2013年把这个合作社搞起来,让种植蔬菜大棚逐步走向产业化。东亚驻吉林记者 刘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