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培育农业战略的持续力
来源:中国网   2013年01月10日   阅读:

创新区校合作培训教育新模式,全面提升农业战线人才素质;以千万农民大培训为突破口,培养大批的农业科技干部和技术型农民;以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和农业百名顶尖人才为依托,进一步拓宽引智育才渠道,实现“借智兴农”、“借梯攀升”。

广西实施“人才兴农”战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农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智慧兴农、智慧强农,具体实践中,可谓一步跟着一步、一环套着一环。

联智让农业干部“吃偏饭”

向名校要智力、请专家传“真经”,已经不仅仅是广西农业人自觉的行动,更被农业系统以外的同志所熟知。

2004年以来,广西农业部门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合作办班,开展研究生培养、干部挂职培养、科研与推广等项目活动,破解干部培训渠道单一、层次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农业干部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开创了该校对外培训活动的多项第一:第一次与省级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第一次组织最多主管官员和高端教授投入研修班;第一次在中国农大校内高密度报道省校合作活动;第一次专门为一个省级部门启动博士培养项目……9年来,广西农业部门利用全国高校合作平台举办短期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业干部和技术骨干1700多人,其中近百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5人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0人进入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5人获广西优秀专家称号。

“走出去”让干部人才“吃偏饭”。近年来,广西先后选派390多人次到美国、以色列、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考察,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形势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用智为农业人才“换脑”

现代农业的发展呼唤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复合型农民。立足区情,广西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目标,狠抓以农业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农民培训,使科技惠及千村万屯、千家万户。

2005年以来,广西农业部门与组织部门共同开展“百万农民党员实用技术大培训”,组织“百队千人进万村”,创新菜单式、巡回式、保姆式、会诊式、网络式等多种培训模式,围绕“三免三避”等10大农业实用技术,每年冬春培训农民100万人次以上。“冬闲人不闲,学好技术待明春”现已普遍成为广西农民的新时尚。

据了解,自治区农业部门组织实施“千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仅“十一五”期间每年就培训农民近300万人次。目前,农民培训在广西已成为长效机制,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次以上,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100万人次以上。因持续多年开展培训教育,目前广西获“绿色证书”农民累计110多万人,平均每10户有1名以上持证农民,涌现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骨干农民。

用新型科学技术武装现代新型农民,使广西农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多种特色农业产业全国领先:糖料蔗产量连续20年居全国第一;蚕茧产量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秋冬菜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奶水牛饲养量、水牛奶产量、大蚝产量、黄羽肉鸡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借智撬动农业再飞跃

今年8月份,在稻谷成熟季节,经专家组现场验收,袁隆平院士主持培育的“Y两优302”杂交稻品种在灌阳县创下亩产900.65公斤的超高纪录,实现广西杂交水稻生产的历史性飞跃。

“过去广西本土培养的院士仅有一人,而且还不是农业领域的。”自治区农业厅科教处负责人介绍说:“2009年,农业厅聘请袁隆平等13名院士组成的顾问团,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院士、一个团队一个项目、一个基地一项突破’的思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端智囊团。”

2011年初,广西围绕打造特色优势顶尖农业产业,实施“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在全国聘请113名相关院士、产业首席专家、岗位专家、长江学者、珠江学者等,成立百名顶尖人才农业专家顾问团,使“智慧兴农”决策从顶层设计落实到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

据统计,仅2011年就有12名农业院士、94名专家到广西考察、调研和指导,做专题报告41场、交流座谈36次,开展培训280多场,实施合作项目32项,引进新技术8项、新品种60个,指导建设基地5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