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袁珈玲:夯实农业基础 增强发展支撑
来源:广西日报   2013年02月17日   阅读:

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是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足见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高度重视。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稳定之基、生存之本,是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广西是农业省区,在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农业的基础作用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突出。虽然农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日益转向依靠非农产业,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必须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发展支撑。

夯实农业基础,是维护粮食安全及经济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稳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它是经济安全的基础。2004年以来,我区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与储备粮订单收购挂钩政策,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2012年达到1484.9万吨,创7年来最高水平。尽管粮食产量增加,但农业生产能力仍不稳固。加上近年极端气候现象日益频繁,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下降, 结构性缺粮的矛盾日益凸显。全区人均粮食消费量比人均占有量高出近1/3。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结构变化,广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市场供求和经济发展,更影响到社会稳定。为此,必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确保到2015年全区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5%以上,其中口粮基本自给,实现粮食安全及经济安全。

夯实农业基础,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原料的需要。广西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蔗糖、桑蚕、商品林、香料、木薯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已形成以蔗糖、水果、蔬菜、粮油、畜禽、水产品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林浆纸工业及现代中药加工等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业。随着社会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会有更多的非农原料替代农产品原料,但农业资源仍是工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农业的基本功能不可或缺。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更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业原材料增长的要求。

夯实农业基础,是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人口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巨大。广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但农村消费在全区消费中比重低且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低,边际消费倾向高,究其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农村是我区扩大内需的瓶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就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巨大的现实购买力。为此,必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增加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进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夯实农业基础,是增加食品供应、稳定物价水平的需要。在国际市场风云多变、国内通胀预期持续高企的背景下,农业是物价变动的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抓好农业生产,保障食品供给,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近年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导致CIP指数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了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能否控制住通胀,主要取决于能否稳定食品价格,这就是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住农业,保证农产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的涨幅才有可能回落,进而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加强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采取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办法,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负责制。重点抓好列入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的15个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和35个自治区粮源基地县,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实施土地整治,守住耕地红线不动摇。全力挖掘单产潜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积极探索“非粮变粮、粗粮细做”的粮食安全新路。建立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和补贴。农业仍是弱势产业,夯实农业基础,要求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为增加“三农”投入提供保障。改革农业投入体制,推进农村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建立农业投资稳定的增长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着力在推广优良品种、强化防疫体系、完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上见实效。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幅增长。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因灾、因病遭受的损失。

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才能增加对发展农业的投入,这对夯实农业基础至关重要。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要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提高农业效益。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制等尽快建成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大强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把推进城镇化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统筹起来,引导农民参与第三产业,用城镇化建设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持续提高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