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亟需人才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3年03月15日   阅读:

社区支持农业(CSA)在国内的快速发展,跟石嫣的个人魅力密不可分。在招募会员时,很多人就是冲着“乡下种菜的女博士”、“中国公派美国务农第一人”之名而来的。而通过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人们在认识石嫣的同时也逐渐认可了CSA的理念,最终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如果没有石嫣和她所带领的团队,很难想象国内的CSA现在是什么模样。

在实际的运营中,石嫣和她带领的团队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水牛市民农园的创始人程存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说,虽然都是CSA,但美国的CSA和国内的CSA有着很大的不同:美国的CSA中的生产者是大农场主,本身就很有力量,可以发现市场,直接跟消费者对接;而国内的CSA中的生产者是小农,缺乏资源,难以与消费者对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搭建这个桥梁,而石嫣跟她的团队做的正是这件事情。

前段时间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过山西永济蒲韩社区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谈到蒲韩社区的成功经验时曾说:“蒲韩社区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它有郑冰这样一个带头人。”他甚至坦言,现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最缺的就是带头人,也就是人才。

一旦有了人才,农业似乎真的可以搞活。蒲韩社区,52人的管理团队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达38人,其中不乏很多大学生。社区办公室秘书梁晓莉说:“蒲韩社区成功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年轻人的到来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蒲韩社区的成功难以复制,那么,农村人才的引进能像石嫣和她的团队那样空降吗?恐怕也很难。在大水牛市民农园所在的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调研时,中国证券报记者同时走访了小镇上另一个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组织——姬山书院,秘书长张斌在谈到社区建设时无奈地表示:“现在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非常需要一个带头人,而我们虽然能起到这个作用,但我们毕竟不是当地人,很难深入到他们中间去。”而令张斌尴尬的是,在那里工作已有时日的他甚至连当地的方言都听不懂,更何谈组织和带领作用。而石嫣和她的团队所起到的也更多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者当中去,“公司+合作社”中的“合作社”还得由农户当中的带头人自己来组织。

吸引当地人才回农村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面临“谁来种地”这样一个世纪难题的背景之下。但问题是,先甭说农业人才,现在连最基本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在流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因为现在种地的收益极低,比如说种植大田作物,一亩地的收益也就三四百元,要远远低于进城务工的收入,年轻人纷纷进城既是无奈之举也实属明智之举。

这几年,类似“种地收入提高,农民选择留守农村,城市务工人员短缺”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但这似乎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嘉泽镇党委书记吴小琴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这里农民从事苗木种植的收入很高,甚至比进城务工的收入还高,但为什么我们的年轻人还是依旧选择进城?这并不是单单的收入问题,我们的农民种植苗木,从幼苗到长成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太累了,现在年轻人谁还愿意吃这个苦?”

到底该如何把人才留在农村,又该如何培养农村当地的带头人,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