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构建寿阳现代农业大格局 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见实效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2013年04月18日   阅读: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农业是国计民生的“顶梁柱”。如何在保障农民“嘴巴子”和“钱袋子”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在现代农业大格局中升华这片土地的效益和内涵——看农业大县寿阳如何破题:

“方向盘”——发展思路决定现代农业“新路子”

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赶超发展之年,寿阳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一村一品建设为主线,以实施“项目强县”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重点,精心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市场、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工程网、服务网、信息网“三大网络”,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科技创新、新型农民培训“三大机制”,筑牢抗旱防汛、气象防灾、疫病防控“三道防线”,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寿阳县将按照县委书记杨建平在农业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研究“三农”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农业部门协调配合意识,突出重点,抓好典型,努力提升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具体来讲就是想方设法解决“三农”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的部分,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理念,投入资金,集中力量搞长效性产业,实现土地向大户集中,发挥专业合作社优势,鼓励连片种植、养殖,配套品种,扩张规模,改变种植结构,强化培训基本科技知识,培养出一条规模化的典型发展之路,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油门”——规模经营给力现代农业“加速度”

现代农业是资本农业、科技农业和公司农业的有机综合体。2012年,寿阳县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目标,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县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夯实水利设施基础——全县农田灌溉面积完成3.1万亩,占计划的10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3万亩,占计划的148%,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3万亩,占计划的140%。

提高农科应用水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种植业积极推进良种良法相配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2%。

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严格按照有标准、有检测、有标识、有组织的“四有”要求来组织生产,加强对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生产监管,填写生产记录档案5000余份,对农产品生产整个过程中种子、肥料、农药、其他农事操作和产品受检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严格按照“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要求,认真抓好高致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疫等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统筹兼顾做好布病等其他主要动物疫病防疫,全年累计免疫各类禽畜400余万头(只),进行各类抗体检测2669份,抗体达标2610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8%,确保了全县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扩大合作社带动效果——2012年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30%,全县累计达到734个,其中种植业占45.81%,养殖业占37.51%,服务和带动了55%以上的农民发展生产,目前,全县共有18个省级、42个市级、100个县级示范社,20个合作社得到省农业厅专项扶持85万元,全县规范化合作社占到一半以上。

规范土地承包流转——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全面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已累计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8019.67亩,百亩以上流转大户5个,流转面积3786.13亩,涉及农户565户,百亩以上流转面积达到3.41万亩。

“引擎”——项目拉动现代农业“潜力大”

农业产业项目化运作、园区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寿阳县通过重点工程的打造和八大板块建设的顺利推进,现代农业“大盘子”初见端倪。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提升寿绿蔬菜级次——三年建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园区31个,其中千亩园区3个、500亩以上园区4个、200亩以上园区19个、100亩以上5个,万亩基地建设5个,累计完成投资1100万元。

以现代农业为宗旨,加强一村一品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各乡镇、村也制定了具体的产业规划,全县达到八个一标准的专业村43个,着力打造了平头、南燕竹、景尚3个蔬菜乡镇和禹家寨、大北村、大南沟、黑水、石河等25个蔬菜专业村,加快养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进一步扩大核桃、仁用杏等优势经济林的种植规模,推动粮食优质化、蔬菜设施化、养殖工厂化、林果集约化、加工品牌化、生态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工程步入新的台阶。

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创新科技服务手段——全年完成县乡农技推广员素质提升培训152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923人、科技示范户培育300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136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20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3万人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农村推广服务的长效机制。

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林业工程建设——以307国道为主线实施通道绿化工程,栽植各种树木25万株,绿化总投资8000万元,以温家庄乡煤矿塌陷区治理为主线,投资4500万元年内完成第一期5200亩绿化,以羊头崖乡为主线,推广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打造现代化农业干果示范园区。

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为着眼点,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坚持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围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地整理、测土配方等主要内容,全县共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2.05万亩,比任务2.04万亩超额0.01万亩,仅此一项可增产粮食200万斤、增收200万元。

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坚持把改变农村环境和生态面貌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环节,大力度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全县省柴节能吊炕完成2551户,生物质能炉200户,户用沼气100户,所有指标都达到了市级任务的要求,57个沼气服务网点也都达到了农业部“六个一”的标准,95%的农户得到了服务网点的服务。

以打造中心村和连片示范区为着力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完善两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对30个省级推进村进行重点打造,全面铺开了新农村基础设施、亮化美化各类建设工程,完成30个重点推进村的绿化、美化、净化和28个村的亮化任务,3个乡镇、8个行政村通过了市级卫生标兵乡镇、标兵村的验收;编制完成了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规划,将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产业基础扎实的景尚乡作为先试区,按照农村发展、产业先行的建设思路,规划建设了雨润集团沃德利、裕丰公司万头种猪养殖基地、景康农业现代园区等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2.5亿元。

以气象信息宣传为手段,加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建成2个标准化炮点、2部人工影响天气指挥车、2辆人工增雨火箭发射器、一套小型数字雷达、一套3D人工增雨雹指挥系统, 2011年完成气象信息全覆盖工程,成立了综合信息发布中心,14个乡镇信息站和206个行政村的农村信息服务点,2012年在100个自然村安装了农村大喇叭直播系统,全县共建设农村大喇叭直播系统321套、电子显示屏44块,及时将政府各类信息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有效提高了农民抗灾救灾能力。

“燃料”——措施保障现代农业“后劲足”

汽车跑得快,燃料是基础和关键。对于农业产业,坚定的措施保障就是产业发展的燃料。

构建发展保障体系——一把手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单位具体抓,围绕产业指导、市场开拓、资金扶持、银行贷款、引资引智、税收优惠、品牌质量、科技服务,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

构建资金支撑体系——通过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全县形成了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的普遍共识。2012年,全年农业资金投入达到25237万元,比去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蔬菜、畜牧、林果、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土地流转、农机,产品认证、新产品试验推广等进行重点扶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依托雨润集团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项目、华阳农牧、晋荞米业等农副产品加工头企业,辐射带动产业提升,全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搞特色经营;依托项目建设创办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村科技能手、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生产大户等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民进入市场,形成规模经济,实现标准化生产。

构建服务指导体系——全方位推行农民增收明白卡,2012年在206个村,540个小组,47450户农民扩展推进,农户覆盖率达到84%,农民增收明白卡真正成了农民群众的“致富卡”、乡村干部的“服务卡”、干群关系的“连心卡”和农村发展的“记录卡”。

构建责任监督体系——成立由主管部门牵头,财政、审计、检查等部门参与的项目资金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资金的管理使用;对项目资金设立专账,严格落实项目申报、建设、自查、验收、整改绩效制和责任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和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