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扶余:“三驾马车”领跑现代农业
来源:吉林日报   2013年05月03日   阅读:

2012年,扶余市粮食总产达到338万吨,名列全国第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700元,超过全省平均数1100多元。
用市委书记王浩的话说,这是长期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坚持以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科技拉动这“三驾马车”领跑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
现代装备固发展之基
外面春寒料峭,大棚里却暖意融融。走进新城局园区棚菜基地陈建军的蔬菜大棚,浓郁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蔬菜秧苗娇嫩喜人。陈建军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后就要开始为春茬做准备。买种子、育苗,4月份开始种,一年的劳碌便开始了。”32岁的陈建军已经拥有5栋蔬菜大棚,总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到蔬菜采摘旺季,每天最多的时候可以采摘万斤左右。去年,他这5栋蔬菜大棚的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
在扶余,这样的规模化设施农业并不鲜见。目前,全市棚室面积70145亩,年产棚室蔬菜84万吨,产值9.5亿元。2013年,计划新增蔬菜生产面积2020亩。在棚菜种植结构上,已形成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间套复种等多种栽培结构。
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去年全市农机拥有量5.84万台,配套农机具17.77万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4万千瓦。农机作业总面积达到8263.9万标亩,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居全省前列。
常务副市长杨忠介绍说,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2012年落实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0万亩,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抗旱排涝设施,实施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还田及深松整地等技术,建设稳产高产田5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随着节水增粮、高产创新、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积极改善。
如今,连方成片的蔬菜大棚、农机配套的大片耕地随处可见……扶余农民用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着现代农业的气势和坚实步伐。
龙头带动强产业之本
“四粒红”、“增盛永”、“三井子坊”……一个个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响亮。近年来,扶余市培育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并逐步向名优特稀品种、有机食品、富硒农产品发展。
随着品牌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截至去年年末,该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191家,农产品加工量已达100万吨,全口径农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20亿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22家,农业产业化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已经达到15万亩,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8万户,吸纳就业2.9万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致富能力达到11.2万户。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的农工商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开始步入粮食产品——饲料产品——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营销配套的农工商良性发展轨道。
科技提升增现代之力
3月26日,正是备耕最要紧的关节,在肖家乡王家村村部的会议室里,村里农业玉米专项合作社的几位成员讨论得热火朝天。他们讨论的话题是玉米的“高光效”栽培技术。为了种好村里100公顷“高光效”示范面积,合作社成员要在播种之前仔细研究和掌握这项新技术的每个细节和技术要领。
在扶余市,良种良法等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2012年,全力推广五项重大农技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35万亩,应用赤眼蜂生物防螟技术140万亩,完成农田灭鼠项目45万亩,玉米膜下滴灌项目10万亩,及等离子种子处理项目7万亩。推广寒地水稻科学“两早”栽培技术模式,为水稻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目前已达到54个,其中农产品品牌数达到22个。该市拥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43.2万亩,年生产绿色食品达500-1500吨,无公害蔬菜5500吨以上。该市还重点推广了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提高单产效率。
扶余市把信息服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不断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并积极引导农民买电脑装宽带,走网上打探市场行情的路子。目前,已建成150多个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站,培育以产销贩运大户、农村经纪人、中介组织人员为主的新型农村信息员1000多名。
在越来越多的“懂技术、擅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成长为专业大户、种田高手、致富能手……在这些新型农民的不断辐射带动下,扶余的现代农业,也正因此而拥有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