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关中“白菜心”的现代农业之路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2013年05月10日   阅读:

“咱这是旱塬,过去种麦靠天吃饭,现在种上耐旱的核桃树,不费人,效益高,村里家家都自发栽,以后我这树都是‘金蛋蛋’。”徐木发展服务中心老庙村的老乡炫耀着满山遍野的核桃树,满心的欢喜溢于言表。

旱腰带的徐木发展服务中心,往日种植菜籽、小麦薄产歉收,经济收入低下,该中心根据农业结构产业调整思路,开始大面积发展核桃种植,今年春,仅老庙村就栽植1000亩,目前,徐木发展服务中心的8200亩核桃,成为这里蔚为壮观的一个农业产业经济带。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产业类型多种多样,所以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必须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比如我们在塬区和旱腰带地区大力发展以中早熟苹果、酿酒葡萄、核桃、石榴为主的时令水果和干杂果产业,在南部灌区大力发展设施蔬、果农业,在县城周边区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通过这些因地制宜的调整和改变,使农业的产出效益达到最大化,群众收入显著增加。”三原县农工部部长任永斌说。

在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卫星新城的过程中,三原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技术化、规模化、特色化经营之路,实现了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

新城金卓立作为净菜加工、肥料生产的涉农企业入驻陂西镇,在当地看来,这种现代农业示范园所带来的红利是无限的。

该镇镇长王宽宏介绍,蔬果种植在陂西居于核心位置,金卓立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架起了菜农与市场的联系,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尤其以废菜叶、废菜秆为主的肥料,根本上解决了价低伤农的问题。

“我们实行最低保护价,既保证农户利益,又产销一体,让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恰恰也切合了中央一号文件龙头企业带动、资本下乡等发展方向。”金卓立总经理王磊说。

三原现代农业示范园正成为撬动当地农业发展的杠杆。如今,陕西正大现代蛋鸡示范园、西郊现代农业园区和金源山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辐射带动上,都为三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无可比拟的活力。

同时,区域性的产业之星犹如拂面的春风,正在改变着三原传统的农业种养,兴龙现代果业园、安乐现代农业科技园、多鲜牧业现代农业园、奶山羊现代科技园、玉圆食用菌现代科技园、天齐葡萄酒庄现代农业园、陕西馨盛花卉苗木园,这些多点开花,各有千秋的产业条块,托举起三原产业的发展格局。

马额镇高家村,“连栋大棚”内色泽鲜艳的樱桃挂满枝头,杜晓平盘算着他樱桃收成,“现在一斤最少60元,我这十亩棚咋都可以收回大棚的成本。”据了解,杜晓平通过土地流转在马额高家村种植200多亩樱桃、60多亩核桃,而他的“连栋大棚”占地10亩、投资近200万元。

“随着一部分苹果树的老化,我们必须转换升级,做好产业间的调整和过渡,让资本、能人、企业进入农业产业经营,政府做好服务和衔接,这样农业方可持续、高效。”马额镇党委书记蒙晓卫认为。

三原在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开始显现,而这些得益于将新技术、新资本、新设施、新品种等付诸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当中,为结构调整的规模和速度加油超车。

近年来,三原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中介服务型、科技服务型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仅2012年就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全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66家,入社农户达到1.1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4%。三原玉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优秀示范社,普华兔业等3个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百强示范社。

龙头公司带队、能人示范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培育专业化的农业经营主体,这种组团规模化经营,成为三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抹亮色。“鲁桥蔬菜”、“马额苹果”……驰名省内外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让三原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出丰硕果实,更加鼓起了当地农户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