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三产成劳动者就业“主阵地”
来源:中安在线   2013年05月11日   阅读:

据合肥日报报道,二产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功能逐渐削弱,三产渐有取而代之之势。目前,在合肥,餐饮、商贸、金融业等三产企业已成为拉动劳动者就业的“主力”。

今年,合肥市21万人需要就业,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这意味着有9万人就业的缺口。

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就业结构变化明显,群体性就业压力加大……面临当前较为复杂的局面,促进就业工作该如何破题?

得益于合肥经济良性运行的大好环境,各路企业纷至沓来,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破题之策。

目标:有望新增就业14万人

21万人需要就业,新增就业岗位约12万个,意味着有9万人就业的缺口。诸多待就业群体中,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就业问题将得到逐步好转,初步估计,今年新增就业人口可达14万人。”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举例说,就业工作动态性很强,一家大型企业落户,就会带来成百上千个就业岗位。

变化:三产成拉动就业“主力”

以前在各地,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不过,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二产用工总量下降明显,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越来越弱。

从合肥市对全市1.2万户企业的劳动合同备案管理情况分析,按照产业类型分,第一产业新增1391人,比上年增长41%,占新增备案总数的0.98%;第二产业新增4.7万人,比上年下降11%,占新增备案总数的32.23%;第三产业新增9.4万人,比上年增长17%,占新增备案总数的65.97%。

登记在案的15个行业类别中,加工制造、房地产等5个行业新增备案人数与上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加工制造业,降幅达到14%。

相比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不断提高,新增备案人数占总数的六成以上。其中,餐饮、商贸、金融业等三产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流,特别是以4S服务业和呼叫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又一生力军。(许超众)

就业变化蕴涵“量变质变规律”

据合肥日报报道,合肥市三产成为拉动就业的主力军,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一把化解就业难题的金钥匙,一个经济转型发展的好迹象。

合肥在创业与就业工作上走在前头。在2012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合肥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合肥正在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其中,全民参与的“创业之城”是目标之一。

三产的就业潜力很大。有关专家几年前就指出:未来30年,中国就业潜力在第三产业,农业和工业的就业比例将相对下降。有研究也显示,三产化的程度越高,反映此地的产业结构越高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越好,经济结构的调整越好。城市越大,三产化程度越高;越是中心城市,三产化程度越高;越是旅游城市,三产化程度越高。

就业变化蕴涵“量变质变规律”。合肥市三产的快速发展是“量变”,并引发三产功能进一步完善与作用进一步发挥的“质变”;一二三产吸纳就业的变化是“量变”,而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经济转型取得实效则是“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