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让大地更加丰饶
来源:中国财经报   2013年05月29日   阅读:

夏日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麦田。田间新砌的沟渠汪着碧水,新修的道路纵横交织,茂密的林网郁郁葱葱,将田野剪裁得方方正正。而一座座红顶白墙的井房,星罗棋布,宛如镶嵌在这大麦彩中的颗颗宝石,相映成辉,如诗如画。

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最大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齐河县豆腐窝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区看到的美景。在这里,2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初步形成,小麦亩产达到650公斤,比开发前提高45公斤以上。

“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省粮食产量‘十连增’和农民增收‘十连快’做出重要贡献。未来三到五年山东省粮食总产跨上千亿斤台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承担着重任。”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对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告诉记者,山东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正以更多的投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规模、更为健全的机制,让土地升级,让效能提高,为全省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齐河树起高产榜样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就是要立标杆、树榜样,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于国安说。

齐河是德州市惟一的沿黄县,豆腐窝引黄灌区离黄河引水口仅15公里,可灌区老百姓10多年来就是见不着黄河水,原因是虽然有规划,但项目区内地势高低不平、工程不配套,守着黄河水却引不进来。

从2010年开始,豆腐窝引黄灌区先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项目,中央和省里共投入财政资金约1亿元,打井、砌渠、铺路、拉电、种树、平地……,统一调整了高程,项目区内所有地块都“喝”上了黄河水。

齐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宝玉感慨于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开发前,田间只有人走的路,拖拉机走不了,浇地要四五个壮劳力拖着管子浇半天;现在,路通、有水、肥力提高,40米一个出水口,按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妇女老人拿卡一刷,撒泡尿的功夫就把地浇了,而且省了收电费。

齐河的粮食亩产在全省已经是比较高的,经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小麦的亩产又提高45公斤以上。可别小看这个数字,2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建成后总产量就提高近900万公斤,按照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81公斤计算,可供5万人吃上一年。

王宝玉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还带动其他部门跟进,大家“各炒一盘菜,共吃一桌席”。从麦田里设置的气象观测设施、电子杀虫灯,即可见一斑。据介绍,仅项目区的水泥路,县财政就投入1000万元。

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等财政扶持政策,齐河已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2年10月,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启动仪式在齐河举行;2012年12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粮食“九连增”新闻发布会上,齐河介绍了经验。

如今,齐河2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又承载着重任:辐射带动全县百万亩粮田亩产提高5%。

过上有水的日子

张福强和老伴正在自家地里点种花生,周围是麦田和一块块新平整出来的土地,远处则是起伏的丘陵。地头新建的出水口,由管道与不远处高坡上的平塘连接。

这位乳山市南黄镇李家疃村的农民,即将享受到有水浇田的日子。

对于水,张福强心中有抹不去的痛。家有3亩地,由于无水可浇,只能靠天吃饭,小麦一亩产六七百斤,年景好也就800斤。两年前,天旱无雨,玉米都枯了,颗粒无收,还费工费料。

乳山是威海的一个县级市,属低山丘陵区,中低产田面积占的比例较大。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平塘、机电井多半垮塌,塘坝淤塞,加上水源不足,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生产灌溉的需要。田间道路弯曲狭窄,凹凸不平,有的地方农业机械根本进不去。

2012年,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在南黄镇开始实施。依地形地势,新建平塘、大口井、蓄水池、拦河坝等水利设施,将山上的水引下来、地下的水渗出来、河里的水拦下来,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150亩,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再加上农业、林业和科技等措施综合运用,整个项目区达产后,粮食亩产将提高300多斤,农业产值可增加1680万元。

荒山变成花果山

“向下看水库连水库,往上看瀑布叠瀑布。横批:层层截闸。”在沂水县诸葛镇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区,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莫凤玲对治理后的河流描述得风趣生动。

河两边的连绵丘陵被开垦出层层梯田,栽植的苹果树白花盛开,树下间作的花生地膜覆盖。

沿着水泥路,车到山腰,只见新建的蓄水池汪着一池清水。水从山上经管道自流引过来,再由管道通到各个地头。地头隔不多远就有一个水泥筑成的蘑菇头,里面是出水闸门,既防盗、防撞又不占地。据说这是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的“专利”。

该镇上古村的支书李伯堂说,过去这里没法浇水,只能种耐旱的地瓜、花生,一亩地一年毛收入1000元左右。2011年,上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和道路都有了,村里3000多亩地种上苹果,进入收获期后一亩地能挣3万元。

据介绍,整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5500亩,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

该县沂城街道2010年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对8000亩荒山坡地进行开发,其中5000亩实现流转,建成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区。

“山顶松槐戴帽,山中果树缠绕,山下粮菜果桃。”莫凤玲说,昔日的荒山秃岭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秀美的景色正逐步显现。

让土地升级

“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这是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据山东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姜凝介绍,该省农业综合开发在投入上坚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倾斜,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置,沟渠路桥涵闸配套发展,实现了林网、路网、水源工程和科技推广全覆盖。2012年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4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6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6亿斤、棉花2400万斤、油料880万斤。

2012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营造农田防护林10多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40多万亩,改良土壤近27万亩,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粮食加工转化大省。以2011年为例,全省年农业生产总值为7410亿元,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的9%,位列全国第一。该省粮食总产未来三到五年要力争跨上千亿斤台阶。

“现有高产增产技术整合推广应用,以及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完善的潜力仍然很大。”赵润田说。

山东省有1.12亿亩耕地,目前还有4500万亩以上中低产田需要改造。据姜凝介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达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其中要求山东省到2020年完成2603万亩建设任务。

为此,他们正着手编制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计划在条件好的每个粮食主产市,建设两个以上10万亩甚至20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大方;条件稍差一点的市,建设几个5万亩或3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方;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安排多建一些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在监管上实行全省一张图,标出位置,统一编号,挂图作战、靠上督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牢牢抓在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