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5-09-06 来源: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作者:
--------------------------------------------------------------------------------
虽然去年东北地区玉米获得丰收,据有关部门预计为4585万吨,较上年增长506万吨,增幅12.4%(有机构预计达5000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玉米产量将达到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然而今年以来东北地区玉米拍卖活动较去年明显减少,玉米库存较大,目前新玉米收获在即,为促销泻库,东北地区陈粮销售步伐有所加快,据悉,吉林省将定于9月8日举行“老粮”竞价交易会,此次拍卖会的举行对玉米市场影响如何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后期东北玉米价格将走向何方?下面笔者结合近期东北玉米价格行情变化情况作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其一,近期,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购销活动较前期相比稍显活跃,农民手中余粮基本枯竭,东北地区粮库成为主要货源地,玉米价格整体仍保持坚挺,局部地区小幅波动。近期,东北地区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收购工作已经停滞,收购主体主要依靠深加工企业进行,从收购价格上来看,其中吉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稳定,其中公主岭黄龙挂牌价格1120元/吨,长春大成挂牌价格1160元/吨;黑龙省内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的收购数量比前期有所下降,收购价格变化不大,其中肇东华润酒精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到厂价格为1070元/吨,日收购量在200吨左右。
其二,拍卖玉米数量较少,对玉米价格实质性影响不大。由于新玉米临近收获,出口政策目前仍不明朗,因此库存老粮消化处理已成粮食部门当务之急。为此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将于2005年9月8日在长春市举行“吉林省2005年‘老粮’竞价交易会”。此次拍卖玉米数量为50万吨,而且参加本次竞价交易会购买玉米的企业也仅为吉林省内具有粮食经营资格的经营者;另外前期因故推迟的黑龙江陈粮竞价拍卖会是否于9月上中旬举行目前仍未得到官方证实,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分析为时过早,仅吉林省此次拍卖玉米数量有限,且流向单一,笔者认为对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的实质性影响并不大。
其三,粮库玉米出库速度加快,且库存玉米成本偏高。近期东北地区拍卖消息公布后,虽然对国内玉米市场实际影响不大,但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却不可忽视,特别国内玉米出口政策仍未出台,目前东北部分地区粮库玉米出库速度有所加快,但出库价格仍相对稳定,且成本偏高。以吉林省为例,目前吉林省老粮成本大多在1080-1100元/吨,较高的在1170-1180元/吨,而近日吉林长春地区玉米出库价格在1140元/吨,公主岭地区玉米出库价格为1110元/吨,再加上玉米保管成本费60-80元/吨,后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下跌空间将相对有限。
其四,玉米工业需求逐步趋强,特别是乙醇行业的潜在需求坚挺,有助于消化竞价销售带来的压力。近年来东北玉米加工工业发展势头较好,目前吉林省深加工企业现有加工能力475万吨,主要以大成,黄龙,赛利事达,吉林乙醇、德惠正大、四平新天龙、乾安酒精、梅河阜康酒精、天河实业为主。除此以外,这些企业的二期或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06/07吉林省深加工企业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975万吨。另外黑龙江、辽宁和吉林省全封闭运行销售车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大力推广和强制使用对玉米的需求量有所提高。虽然陈粮竞价销售使市场供给增加,但工业需求增长也将有助于消化这一压力。
其五,东北玉米南下受阻,且南方销区采购相对缓慢。运输瓶颈问题一直是困扰东北地区玉米南下的主要因素,虽然前期部分公路冲毁路段近期已恢复正常,但目前东北地区铁路运输仍较为紧张,铁路部门车皮发运困难,东北玉米外运数量有限,导致销区到货玉米普遍有所减少,但自从东北地区拍卖消息公布以后,市场人气受到影响,目前南方销区玉米采购相对有所缓慢,这对后期东北玉米价格走强将有所抑制。
其六,出口合同签约减少,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有所削弱。目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出口政策仍未出台,同时出口商对吉林省九月上旬陈玉米拍卖关注度也较高,目前采购谨慎,出口合同签约与上月相比已经有所减少,因此对玉米价格的支撑作用有所削弱。
综上所述,在新季玉米上市前,东北玉米市场将多空因素交织,虽然东北粮库成为主要货源地,将会对玉米销售带来商机,而且由于粮库玉米成本偏高,陈粮拍卖数量有限,对市场实际影响较小,加上玉米工业需求增强等因素将会对玉米价格有所支撑,但星星之火若要燎原仍需国内玉米出口数量增加、运输条件改善以及政策利好这样的消息作为契机,因此预计新粮上市前东北玉米价格上涨和大幅回落的机率都不大,震荡徘徊将会是其价格运行的主基调。
相关链接
■ 云南省水稻玉米良种选育结硕果
■ 云南省水稻玉米良种选育结硕果
■ 云南省水稻玉米良种选育结硕果
■ 再涨动力不足 国内玉米价格将稳中回落
■ 郑单18 号玉米
■ 山东省农科院5年审定16个玉米新品种
■ 夏玉米去雄增产技术
■ 依靠科技提高我国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