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寻乌生态农业风生水起
来源:赣南日报   2013年07月06日   阅读:

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泥鳅在稻田“一字”形的鱼沟里窜动觅食……这是近日记者在寻乌县吉潭镇汉地村稻田养鱼(泥鳅)示范基地看到的场景。该县农粮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稻田里养鱼,鱼吃杂草、虫子,排泄物成肥,每亩可节省农药、化肥开支200多元,而且稻米和鱼品质优、口感好、售价高。”近年来,寻乌县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推动作用,着力打生态农业牌,唱绿色环保戏,生态农业风生水起。

寻乌县依据动植物生态共生圈、食物链和循环经济原理,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优化组合,挖掘立体空间效益。在果业生产过程中,该县普遍采用“天上点灯(黑光灯)、树上挂虫(捕食螨)、果园养鸡、猪—沼—果配套”等绿色循环技术。去年开始,该县将种果的生态技术理念从山上搬到山下,在汉地村设立稻田养鱼(泥鳅)示范基地,开展以“稻田养鱼、黑光灯灭虫”模式的有机稻种植试验,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泥鳅,严禁使用无机肥、农药,通过悬挂黑光灯诱杀害虫来喂养泥鳅。

据了解,在稻田里养鱼,水稻上的害虫是鱼的好食料,而鱼的排泄物是水稻的好肥料,可少用化肥。同时,鱼在稻田中活动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水稻生长。经过试验,寻乌的有机稻种植成效初显,获得了稻、鱼双丰收。据测算,每亩稻田可产有机稻米近250公斤(售价至少30元/公斤),产泥鳅50公斤(售价60元/公斤),除去劳力、有机肥成本3000元左右,每亩纯收入超7500元,而传统耕作方式每亩不到1000元。由于综合效益可观,该县正在全县逐步推广“稻田养鱼”这一生态种养模式,以实现“山上种果养鸡,山下种稻养鱼,山上山下、树上树下‘大循环’”的目标,为农民建起一座座“绿色银行”。

寻乌县还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关联产业汇集在一起,打造资源、产品梯级传递的多条多级次产业生态链,以此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优化。该县先后在文峰乡石排村兴建了设施先进、存笼规模达80万羽的复兴蛋鸡场,引进了年处理鸡粪7万吨、年产优质有机肥10万吨的有机肥厂,以及年加工残次果20万吨的龙橙果汁深加工项目。同时,该县正在与香港客商洽谈,拟投资4.5亿元建设果渣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酒精480万升、D-柠檬烯450吨,处理果渣5万吨,远景果渣处理量可达30万吨。通过以上项目,寻乌用工业这根绳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结得更紧密,形成了畜禽养殖→粪便加工有机肥→为果园提供有机肥→果园残次果生产橙汁→果渣生产酒精→酒精糟渣喂畜禽的生态良性循环利用链条,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了该县果品的竞争力和果农的收益,减少了畜禽粪便及残次果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