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切实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来源:贵州日报   2013年07月11日   阅读: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率先全面小康目标,中共遵义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实施农业“321工程”。近期,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探索:新景象新模式

实施情况。农业“321工程”是在巩固“黔北粮仓”、建设“黔北钱仓”理念下,在“万元田”、“千元院”活动开展五年多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投入、调整结构、配套设施和应用科技,进一步提质升级,将土地亩产值和户均畜牧渔业效益梯次提高到3万元、2万元、1万元。遵义县实施农业“321工程”有丰富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发阶段,二是自觉阶段。自发阶段主要在“万元田”、“千元院”活动阶段,自觉阶段是县委、县政府主动提出实施农业“321工程”至今。经过基层和群众不断探索发展,全县农业“321工程”已成为农业快速增收的典范,成为新型经营主体的样板,成为干群愿意认真务农的课堂。据初步统计,遵义县现有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的种植面积10.18万亩种植大户1.18万户;户均畜牧渔业产值1万元以上养殖户1.89万户。经过三年的发展,全县到2015年预计达到亩产值1万元以上面积20万亩、1.5万户;户均畜牧渔业产值1万元以上3.5万户。

典型模式。一是在设施农业起步早、高效作物发展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区域,以组培育苗、无土栽培、避雨栽培、配套滴灌喷灌的设施栽培、种苗生产、特色种养业等为主发展3万元产值高效农业。典型模式有无土栽培蔬菜、林下天麻、“四种工程”、苗木花卉、设施栽培草莓(提子、西瓜、食用菌)、特色养殖、流水养殖等,现已发展3万元产值田11570亩,种植大户1490户,户均畜牧渔业产值3万元养殖户2895户。二是在城郊镇村、交通便捷、群众商品意识强的“三大板块”区域,以反季节蔬菜、特色农产品、精品水果、良种畜禽、中药材种植等为主发展2万元产值高效农业。典型模式有设施栽培蔬菜、反季节蔬菜、林下经济等,现已发展2万元产值田26030亩,种植大户3242户,户均畜牧渔业产值2万元养殖户4190户。三是在传统农业提升区域,主要以露地蔬菜、粮药套作、林下种养、特色种植(葱、蒜等)、稻鱼共生等轮(套)作优良种养模式为主发展1万元产值高效农业。典型模式有虾子清坪春提早秋延后露地蔬菜、三岔红星专业香葱种植、泮水纸厂错季蔬菜周年生产等,现已发展1万元产值田64210亩,种植大户7115户,户均畜牧渔业产值1万元养殖户11860户。

创新:新实践新经验

遵义县实施农业“321工程”实践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群众的经验,也有领导的经验。

经验一:群众创新实践是前提

紧扣市场“脉搏”发展生产。民主蔬菜种植大户舒健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说:生产不是关键,因生产技术、科技应用都能通过学习掌握,都能按生产要求、生产标准及时调整和运用。关键在于如何将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如何把握市场、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来发展生产,来科学安排茬口和选择品种,生产出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产品来占领市场,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紧紧抓住遵义绿产交易市场和娄山市场,每年投资1.8万元租用铺面进行直销,并在生产中采取多品种适度规模发展蔬菜生产,分段进行移栽,每15天移栽一批,达到分段成熟,分批次上市,解决了统一集中上市销售难题。

根据消费需求选择品种。生产的目的是消费,目标是效益。“四种工程”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关系到能否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能否实现优质优价获得较高效益。三合泽头林下养鸡大户刘永旭,结合目标市场选择广西良凤花鸡作为饲养品种,年收入达10万元。龙坪提子生产结合市场需求,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错时上市,亩均产值3万元以上。

坚持科技支撑提高效益。在生产中只有以科技为支撑,探索优良模式,配套组装技术,在季节衔接和茬品安排上注重水、土、温、光、空间的有效利用,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遵义县农民探索应用粮经套作、商品化育苗、发展错季节蔬菜、精品水果、林下种养、稻鱼共生、园艺花卉、良种畜禽、水产养殖等优良模式,配套推广避雨控湿栽培、无土基质栽培、膜下滴灌、草畜配套、农业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将农业从传统意义的“春耕夏管、秋收冬藏”向“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立体生产、高产高效模式转变。南白后坝刘景红利用设施发展无土蔬菜栽培,配套膜下滴灌,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土传病害,实现亩产值4.3万元。

完善现代设施筑牢屏障。在省、市支持下,县委、县政府为农民配套完善生产设施,先后投入80多亿元,建起现代农业发展屏障,农民也尽力投入,不断改进完善设施。三合长青李洁纯夫妇应用大棚栽培香菇,配套遮阳喷水技术,成功解决夏季高温香菇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亩产值4万元。龙坪避雨控湿膜下滴灌栽培提子,成功解决贵州特殊山区发展特色精品水果种植积温不高品质差、雨热同季湿度大病虫害严重的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亩产值3万元。

经验二:领导推进实施是保障

――大力培育新型主体引领发展。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要求,鼓励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和能人大户实施农业“321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外,还鼓励400余名干部、1800余名返乡农民、100余名外来农业企业家投身现代种养业,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从过去单一的农民向干部、工商业主、返乡农民工、企业业主、专业合作组织等综合群体转变。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上起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全县270余个专业合作组织规模流转土地19.5万亩,带动6.5万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民收入达10多亿元。三合合美花卉生产大户10余载在云南花卉种植基地打工,成功掌握种植技术后回乡创业,亩均产值5万元以上。

大力实施林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遵义县森林覆盖率达48.3%以上,在实行“林改”后如何实现“不砍棒棒也能致富”,如何将丰富的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遵义县在生产实践中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2012年专题召开了发展林下养鸡工作会议,全县发展各种林下经济面积达20万亩以上,把林下经济纳入“321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拓宽“321工程”发展空间。三合镇泽头村农民刘永旭2012年投资18万元,流转林地120亩发展林下养鸡,由于肉鸡外形颜色好看、品质佳而深得消费者喜欢,2012年出栏肉鸡1.2万羽,实现销售产值约67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

大力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带动发展。为进一步总结提炼群众生产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县委、县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面对面算增收账,结合成功经验和做法,帮助农民选发展项目实施农业“321工程”。通过深入调研,对生产实践中的舒健、刘景红、郑中贵等种养业典型能人大户事例进行了总结提炼,总结出了设施大棚无土(有土)栽培模式、露地高效栽培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林下经济模式、生态养殖模式、休闲农业模式等6种主推优良模式,并编制成册发放到镇乡干部手中,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借鉴,在推进中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优势推广应用,进一步丰富优良模式。

大力狠抓推进措施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农业“321工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工作全力推进,基本形成了“五个一”(出台一个文件、召开一个会议、树立一批典型、创建一批示范、一把手亲自抓)工作格局。县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农业“321工程”,先后出台《遵义县农业“321工程”实施意见》、《认真抓好2013年农业“321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队到各镇乡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召开由县委书记、县长、镇(乡)党委书记等参加的农业“321工程”推进会,提出了用“一二三”工作法(一就是突出市场这个重点,二就是抓住科技和特色两个关键,三就是实行县、乡、村三级办点示范)来推进农业“321工程”实施。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保障政策落实,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创办示范,并由县督查局牵头,专题督查农业“321工程”推进情况,将县、乡、村三级办点示范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县、镇(乡)一把手亲自抓、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服务的良好机制,涌现了一大批各类先进典型,有力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为率先全面小康奠定了产业基础。

启迪: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为进一步加大农业“321工程”推进力度,建议着重抓以下几方面工作。

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农业“321工程”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突破口。切实将农业“321工程”纳入农民增收、加快小康建设重要工作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理清发展思路,将任务分解到产业到基层,责任明确到干部,构建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强化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项目资源,集中投入“321工程”,发挥项目资金集束效应,鼓励返乡农民、企业业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规范流转,流转期与承包期尽量同步,提高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助推“321工程”发展壮大。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借力助推“321工程”。

加大办点示范,推动全面发展。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在注意长短结合的同时,狠抓当年见效的短、平、快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县、乡、村三级抓示范点,打造一批能供学习、可以带动推广的示范点。在办点示范中,一把手亲自抓,技术人员蹲点抓,将示范点办成科技运用、生产标准、模式先进和效益明显的典范,真正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者素质。切实加大农业“321工程”宣传力度,通过算投入账、增收账,做到家喻户晓,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农业适用技术、市场营销等培训,加强对行政干部、技术人员和种养户培训,增强行政干部、技术人员、领办人员市场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强化农民种养技术培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丰富优良模式,加快立体生态高效农业发展。

强化基础建设,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321工程”实施点排水系统、交通设施、冷链系统、市场体系、加工运输、物流仓储等设施。同时,推广应用先进农机装备和生产技术,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发展标准化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和提高“321工程”发展速度和水平。

强化考核奖惩,提高工作执行力。将农业“321工程”纳入农业农村工作考核重要内容,用“123工作法”来推进“321工程”,制定工作目标考核方案,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工作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