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向高向上:农业园区很给力
来源:贵州日报   2013年07月18日   阅读:

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总投资13.1亿元,以粮油和蔬菜为主导产业,素有“官家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这是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桐梓县官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后,官仓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明显加快。截至目前,该园区已投资1.3亿元,建成15条主干道,总长达85千米;机耕道24条,总长达54千米;以及17千米的生产便道和31.5千米的沟渠;同时还建成6个温室大棚,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已初见雏形。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该园区已签约入驻4家企业,签约资金1.6亿元,已到位9000万元。

在黔北大地,不仅是桐梓县官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正在全面快速推进,分布在遵义市15个县(市、区)的19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都在火热的建设和发展中。在湄潭县现代高效茶业示范园区,今年已招商引资14亿元;在正安县罗汉洞生态茶叶示范园区,已有3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入驻;在务川县草地生态畜牧业高效示范园区,土地流转率高达91.4%……今年以来,遵义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据遵义市农委园区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19个省级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40万亩,1月至5月,这19个园区完成投资22.9亿元,占省下达计划的67%;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0个,签约资金56.7亿元,到位资金18.9亿元,开工项目34个,其中引进2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入驻园区的企业有11378家,其中省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家;有合作社234家,社员41100人,园区从业农民达47万人;园区土地流转面积达12.1万亩,流转率达40.1%。

措施:农业园区建设很得力

给力的数据背后,必然有扎实、得力的工作和措施来支撑。

据了解,目前,遵义市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均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农业园区建设管委会或下设园区办,部分县(市、区)还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同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规划引领、分步推进”的原则,遵义市各地立足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把科学规划作为指导示范园区建设的最主要依据,坚持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目前,该市已有6个省级重点园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市、县两级审核并报省有关部门评审,其余13个省级园区基本完成规划。

在园区建设中,该市按照高标准园区建设标准,加大园区道路、排灌、用电、通信、环保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抗灾害能力,提升农机化程度。同时,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将四种工程、漂浮育苗、组培育苗、设施栽培、无土栽培、喷灌滴灌、地膜移栽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园区地头,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步伐。

另外,该市还建立农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库,各地以园区建设为平台,通过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等多种形式,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东盟等地区开展园区招商。近年来,遵义市农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98个,先后引进老干妈、天赐茶业、华西希望、建丰农牧、龙泉石斛等有实力的集团入驻园区,同时,培育了贵山红、老村长、茅贡米业、兰馨茶业、栗香茶业等一批省内外知名农业企业。

机制:农业园区建设很有力

5个100工程”是当前我省推进和实施“三化”建设的重点平台和重要载体。

为全力抓好“5个100工程”项目的落实,遵义市建立实施省“5个100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5个100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为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该市同时还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人大、市政协联系农口工作的副主任、副主席及市农委主任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市农业园区建设有关重大问题。

同时,由挂靠市农委的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建设管理的日常工作,承担园区建设工作的牵头、协调和考核,负责园区建设专项发展资金补助项目的申报审查和实施项目的检查指导等。市农委、财政、林业、扶贫、国土、水利、金融等有关部门参与示范园区建设,形成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的高效工作机制。

在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该市坚持以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创新示范园区融资方式,推进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据悉,今年遵义市级财政调整预算,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并且从2014年起,逐年增加对园区建设补助资金的专项预算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的形式支持示范园区建设,同时要求各县(区、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得低于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