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强农:开启黄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征程
来源:黄冈日报   2013年08月12日   阅读:

习近平同志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加快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指南、强大动力和重大机遇。为在全市营造学习讲话精神、推进“双强双兴”的浓厚氛围,市委政研室联合市直有关单位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认真开展专题研讨,撰写了系列文章。现予集中刊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建设农业强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黄冈作为全国、全省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生产基地,农业在GDP中四分天下有其一。特殊的市情,决定了农业始终是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底盘;实现“双强双兴”、奋发跨越的“黄冈梦”,必须一以贯之地强化重农之识、落实强农之举。

树立强农信心

强农,黄冈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全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双加速期,奠定了宏观基础。2012年,我市人均GDP达到15944元,约合2571美元,按照钱纳里经济发展理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城镇化水平接近40%。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强农建设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到2012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5.2%;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0.5%,农业科技贡献率56%,畜禽规模化(养猪50头、养鸡2000只以上)养殖水平达到70%,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103%,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9.1%。“五个超过”、“一个低于”50%表明,我市正处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过渡的重要转型期。三是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增强,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强农建设插上了翅膀。四是各地探索了不少成功经验和模式,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强农的信心和决心。

强农,黄冈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我市正处于“黄金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三是完成了黄冈现代农业建设的顶层设计。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从黄冈实际出发,全面实施开创战略,突出“双强双兴”(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开展“三大行动”(双百项目行动、招商引资行动、服务企业行动),着力推动“四化同步”,打造黄冈农业升级版。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黄冈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全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鄂东农产品集散中心,一定能够再创现代农业的新辉煌。

把握强农内涵

基本思路:“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即通过强农建设,补齐、加长农业短板,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通过强农建设,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机制、产业链条前沿后伸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工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强农建设,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依靠城镇化减少农民、集约土地,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通过强农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基本路径:坚持“四用”方略,即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管理经营农业、用农产品加工引领农业、用品牌战略打造农业。

基本目标: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即通过强农建设,切实把农业由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体制机制创新上来,着力打造高效生态的种养业、发达精深的加工业、活跃繁荣的服务业,培育紧跟时代步伐的现代农民。

主攻方向:农业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用现代组织管理方式经营管理农业,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效益、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和支柱产业。

关键载体:大力实施“个十百千”工程。个,就是每个农业产业培植一个有规模实力、有品牌优势、有发展潜力、有带动能力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形成一龙带九蛟的加工集群。十,就是依据产业基础和现实优势,重点扶持粮食、油料、茶叶、棉纺、畜禽、水产、中药材、奶牛、森工、农产品物流等十大主导产业。百,就是每个产业加工产值过百亿、产加销综合产值过数百亿。千,就是力争到“十二五”末,每个产业形成百亿产业链条,农业跨入千亿产业行列。

主要标志:“五个高于、一个领先”。“五个高于”,即人均大宗农产品产量、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农产品在全省第一方阵的地位继续巩固;旱涝保收耕地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设施农业比重、科技贡献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抗灾减灾、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健全;规模企业数、企业平均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超过高于平均水平,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农民纯收入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个领先”,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省领先,品牌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落实强农举措

解放思想,走开放先导的强农之路。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区位优势,使农业成为全市开创战略的前沿阵地和吸纳生产要素的洼地。一方面,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市场农业,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引进资本、技术、装备、品牌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切实解决农业投入不足、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市场主体不多、产业竞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当前,重点是围绕“个十百千”工程和产业链建设,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让一切有利于强农建设的生产要素竞相涌入。

做大底盘,走项目支撑的强农之路。把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打破地域、流域、产业、身份界限,抢抓一切机遇,大力推进中央、省惠农政策的项目化和项目的具体化。创新项目资金整合机制,以规划为依托,拼盘打包、捆绑使用分散的涉农项目资金,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放开农业投融资领域,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参与项目建设。

融合发展,走“四化”协调的强农之路。一方面,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抓好小池省级“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建设和武穴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等10个乡镇“两个层面”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城乡统筹、产城一体、农民就近城镇化的路子。另一方面,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抓大抓强、集中突破,大力实施龙头成长工程。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重组整合,实现裂变式发展。

深化改革,走创新驱动的强农之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组织形式,把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培育成加工转化、科技创新、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的主体力量,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成集科技服务、农资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政策服务和连接加工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主体力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健全“两个衔接、一个覆盖”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研、推广、教育深度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搭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担保平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激发强农建设活力。

落实政策,走重农惠农的强农之路。加大多予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和“三个优先”的要求,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调动农民和全社会参与、支持强农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军型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