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乾安台地”涂金抹红。而丰收的景象背后,还有地理优势带来的喜悦,“特色化、经济化、产业化”发展异彩纷呈。特色“地理农业”,让乾安农民持续增收,快速致富。
大布苏镇知字村,各家的谷子都收到了院子里。邵喜发的院子很传统,用土垒的院墙,没有一砖一瓦,但院子里堆放的谷子却让他看不够。“去年是一公斤3块9收,就很高了,今年又到5块2毛6啦。”
这位种了20多年谷子的农民,突然发现“乾安小米”也是“特产”。“以前是苞米、高粱、谷子,每样都种点儿,说不定哪个能出钱。今年种的都是谷子……”那堆谷子有2.5万多公斤,6公顷耕地的收获,这笔账他没说,脸上却有抑制不住的兴奋。“收粮的都愿意收我们的谷子。这谷子磨出的小米吃着肉头,饭味儿足。”
还有一个专业术语,邵喜发想说但没说出来:乾安黄小米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地理优势,也是品质优势。在当地,有“地理标志产品”身份的还有糯玉米,这些玉米早在8月份就开始掰棒、加工,如今正陆续发往全国各大城市以及韩国的大超市。
由于海拔比周围临县约高5至10米,3600平方公里的乾安县被称为“乾安台地”。日出早,日落晚,中午日光充足,以及半干旱气候,特别适合谷类等农作物生长;土壤呈弱碱性,富含碳酸钙、氮、磷、钾等,在全国少有;土地全年冻化交替,干湿更迭,杜绝了黄曲霉素等多种霉菌的滋生,从源头上避免了毒素的污染;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多、色素含量高、营养丰富。这些地理特性,都是农业优势。
然而,很多“特产”类作物,过去竟是农民的无奈选择。乾安县也是古称“八百里旱海”的边缘地带,由于缺少植被保护,风沙干旱肆虐成灾,甚至有大面积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广种薄收曾是农业特有的生产方式。一位老人讲:“别的地方都涝了,我们这儿才能风调雨顺!”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植树造林和盐碱地绿化,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近年来,乾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提出了建设“五乡五村”,打造农业产业龙型经济带的发展思路,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有数据显示,2013年,乾安县黄小米种植面积2万公顷,糯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000公顷,红辣椒种植面积4000公顷。
在所字镇则字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糯玉米生产,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全村880公顷糯玉米,可以掰玉米棒4000多万穗,收入2200万元。
乾安县“地理农业”的兴起,并非传统作物种植的简单升级。以弱碱食品开发为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产业大门。
10月22日,一条先进的小米加工生产线在乾安县弱碱食品有限公司试车。这也是县委、县政府的手笔。乾安并不缺少小米加工生产线,全县上规模的生产加工企业就有12家,但这条生产线不同:除了规模更大、性能更优,它还肩负着“龙头”的责任。“乾安黄小米需要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一位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近年来,这个县相继建设标准化葡萄产业示范园区4个,标准化生产大棚1000栋,通过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葡萄产业正在由传统的露地生产向温室大棚转变。仅余字乡列字村就种植葡萄310公顷,其中大棚葡萄290栋,仅此一项人均增收7000元。
今年年初,县财政投资200万元扶持大棚香瓜发展。在县里的倡导下,农民自发地成立了香瓜协会,聘请专家随时跟踪指导。在多方有利因素的促动下,君字村大棚香瓜已经发展到50公顷、1000栋,实现纯收入700万元,人均增收2800元。
在乾安,红辣椒种植已有10年历史,种植规模已达4000公顷,公顷效益4万元以上。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乾安县在让字镇又开工建设了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的红辣椒产业园。园区建成后,年可加工辣椒30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2万农户种植红辣椒1万公顷,户均增收1.5万元。
红辣椒现已成为乾安县的又一标志性作物。县政府一位负责人介绍说,2014年也要给“乾安红辣椒”申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认证产品。未来的让字镇,将成为以红辣椒生产加工为支柱产业、红红火火的现代化中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