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我国水源问题更加严重,众所周知,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与污染问题。农业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主要产业,在灌溉方式、种植结构方面的适应性调整还远远不能跟上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形势,广大农村还存在严重的饮水困难问题。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实现人与水资源之间的和谐。
水是粮食安全的保障
水问题和粮食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相对来说更加短缺,特别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消耗量最大,而且对粮食数量、粮食质量、粮食获得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实现粮食安全所面临的耕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如何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曾开展过三次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但目前农村水利基本上处于灌排设施不全、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衰减状态,难以支撑农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但农业水资源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给我国实现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首先是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影响粮食生产;其次,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增加,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第三,农业灌排基础设施不完善,用水管理粗放,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农业用水短缺程度还可以从区域的旱灾受灾率上得到反映,水资源越短缺,农业发生旱灾的概率就越大,西部地区旱灾受灾率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田旱灾面积年均达3亿亩,年均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农民饮水安全尚存在问题
从目前看,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很多地方的饮水存在着高氟、高砷等问题,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水源受到很大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且水质的恶化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此,实现农村水资源持续利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节水潜力大
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下。农业长期以来采用粗放型灌溉方式,水的利用效率很低,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生理需水量,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违背了作物生长规律。因此,我国必须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调整农业作物种植结构。
在节水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主要采取平整土地、改畦,实现了由漫灌到沟灌、畦灌的转换,有效地减少了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70年代,在灌水量、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试验的基础上,改善了灌溉制度,有效地减少灌水量;80年代,采取地膜覆盖技术等方式,减少作物灌溉定额;90年代以来主要采取渠道防渗,减少输水损失等措施。进入新的世纪以后,采取的是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作物结构调整等措施。
帮助农民树立节水观念
为了有效地解决农村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控制农业灌溉面积。由于灌溉面积中采取节水灌溉的比例比较小,灌溉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加大灌溉用水量,这也是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一直比较高的原因所在。
二是改变目前还在实行的大块漫灌方式,实行畦灌。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灌溉用水。目前,在政府层面上,需要进行节水试点,为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做准备;在农户层面上,将灌溉地块进行平整,同时缩小地块面积,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节水措施。
三是引导农民建立节水型的种植结构。调整作物结构,减少耗水作物的种植,增加节水作物的面积,一方面可以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作物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需要政府进行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开展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逐步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并自觉地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为建立水资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力量。
四是逐渐改变水费收取方式。
五是在灌溉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近几年,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解决农村灌溉水资源问题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因此,需要有效发挥这些群管组织的作用,提高水资源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农民的水费支出。
六是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方面,采取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七是引导农民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化学杀虫剂量的使用量,减少地下水资源污染,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