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在这份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并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的激活,将成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今年上海“两会”,几位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代表认为,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改革将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同时,代表委员们也呼吁,上海应借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契机,结合金融中心的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确权登记让集约化农业发展没了后顾之忧
沈忠良:松江是上海最早搞家庭农场的区县,当时正是出于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一个理念,尝试着将部分农户手中的承包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2005年前后,我就将村里80亩土地流转到自己手中,开始集约化种植。现在我的家庭农场规模已翻了倍,达166亩。与过去相比,集约化种植后的亩产高出15%左右。
王黎娜:土地集中到合作社以后,可以上规模种植。这样的话,各类农机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集约利用。就拿我们合作社种植的青扁豆来说,如果像以往分散种植经营的话,仅追溯这项成本就很高;而通过合作社统一种植经营的话,追溯主体就只有合作社一家。
沈忠良:家庭农场是个好东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像我这个农场,以前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多是1年到3年,有的农户看到现在种粮收入也不低,合同到期便要收回。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有的地1年时间可能刚刚养好,农户收回去反而种不好。前不久,我刚与农户签订了6年的合同。承包土地确权登记之后,让我们这种从事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期待更多的创新型涉农金融产品面世
王黎娜: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后,意味着承包经营权将被赋予抵押、担保权能,这将有效缓解当前困扰各类农业合作社的“融资难”问题。过去,农村承包土地不能抵押,而且土地上的各类设施也被视为临时性的,无法作为抵押物,农业生产经营的融资渠道一直很窄。就拿我们合作社来说,最早一笔贷款只有50万,还是在区农委的担保下,银行才同意借款。现在,我们合作社有2.2万亩地,1万多名农户,各类农业现代化设施都需要投入,一旦融资渠道拓宽,将有效推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沈忠良:农业生产周期较长,且利润微薄,要积累起前期资金需要很长时间,农业生产比其他行业更需外部支持。农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完成后,不仅有效保障了农民权益,更为金融机构开发涉农金融产品铺平了道路。
顾德平:我仔细研究了中央一号文件,感到改革的力度很大。结合奉贤实际,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必须首先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推动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我认为农业是朝阳产业,我们要努力推动财政科技投入向农业倾斜,逐步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政府还需设计差异性过渡性制度
王黎娜:农村的一切问题都离不开土地,土地确权登记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上海来说,推广规模化种植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现实路径。农业生产要上规模,必须要有连片的土地。可目前的现实是,不少宅基地坐落在农田中,将本可以连成片的农田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如果能够借助这次确权登记的机会,通过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将分散的农田连起来,今后将会涌现更多的专业大户。当然,这需要政府从制度上或政策上作出相应的安排。
沈忠良:没错,土地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除了土地问题,农业生产还存在着不少难题,需要政府采取些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像每年的农忙时节,不少家庭农场都需要熟练的农机操作手,可现在很多操作手都离开了农村在外打工。尽管开出了300元一天的工资,却还是招不到人。由于每年农忙只有40天左右,政府是不是能给予这些农机手所在企业一些补贴,吸引他们回来。
顾德平:为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我们注重软硬件设施配套,奉贤全区已有61家合作社创建为市级示范性合作社。目前,奉贤合作社创建工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合作社发展逐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今年将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探索粮食经作型、蔬菜园艺型家庭农场,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