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南昌县“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日报(南昌)   2014年03月08日   阅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着耕地100万亩、水面100万亩、人口100万、粮食年产100万吨“四个一百”的农业大县—南昌县,正在积极谋划着“春天”。

春耕将至,南昌县积极谋划部署新一年的“三农”工作。2014年,南昌县将按照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建设,进一步完善“一带两园三区五走廊”产业布局,力争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镇村联动发展、农村新社区建设、秀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努力探索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转型升级。

唱响三张名片

做优“菜篮子”和“米袋子”

“菜篮子”、“米袋子”虽小,里面却装着大民生。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南昌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环南昌绿色蔬菜产业带建设,为保障城市居民的农产品供应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南昌县围绕进一步唱响“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三张名片,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总产达20.6亿斤,实现“十连增”;蔬菜、水产品、禽蛋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到11340元,比全省高出2650元;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达253个,位居全省县区第一;农业机械化率达6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以上百分点。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生猪屠宰先进县、全省渔业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机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为夯实农业基础,南昌县还不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2013年强力推进了19总投资约12亿元的一产重大重点项目,完成了投资3亿多元的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投入资金1.1亿元实施了新购置垃圾清运车50辆,21个扶贫重点村的23个扶贫项目顺利完成;农业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省、市开发办的高度肯定,气象预警大喇叭实现农业行政村全覆盖。

创新三大理念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南昌县进一步创新理念,坚持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城市化理念发展农村、以市场化理念富裕农民,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为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型,南昌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着力推动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2013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0.6万亩,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8家,新增家庭农场4100家、农民合作社219家、规模种养基地11个,培育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5个。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南昌县坚持以城市化理念发展农村,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水环境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不断加强农村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3年该县启动了全覆盖的镇村规划编制,完成了159个新农村村点和国道沿线“五化”整治工作,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县城。

2013年,南昌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农民安置房发放商品产权制度,并允许上市交易。该县坚持以市场化理念富裕农民,不断做大订单农业,健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的市场化体系,实现农业丰收,同时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城乡土地资源、资产、资本配置的市场化,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权和财产权,创造条件让农民变“股民”,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