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安徽颍东区:科技示范户种西瓜奔富路
来源:安徽农网   2014年05月05日   阅读:

在安徽颍东区老庙镇赵庄村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她放弃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不做,却甘愿做一名普通农民;放弃了四平八稳的“铁饭碗”不端,却甘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与土地打交道……亲戚们说她不“精”,邻居们说她“憨”,她却一笑而过。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怕致富无门,坚信脚下有路。她就是颍东区老庙镇香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科技示范户柳香玉。

    创业艰辛,她看上去很老

    柳香玉,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走在前往赵庄村的路上,笔者揣摩柳香玉大概是位人如其名的致富能手,不由地在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她在西瓜棚劳动的场景图……

    四月的春风清爽宜人,令人陶醉。临近赵庄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塑料拱棚迎风而立,在早晨的阳光中,鳞次地反射着银光,煞是好看。古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说的真是不假,走进柳香玉的西瓜基地,人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忙活开了,有的给黄瓜秧拿叉的、有的在施肥、还有的在浇水……展现在眼前的这幅春日耕耘图,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时,一位看上有四十岁的农村妇女从其中的一个大棚里走了出来,直接跟我们打起招呼来,“来了,欢迎,欢迎”,质朴的话语中透露出着热情。一同前来的村长忙着告诉我们,她就是柳香玉,今年三十刚出头,从安徽滁州学院音乐教育系毕业后,就到福建打工,帮助老板种西瓜,后来又考上了教师,教了几年书后,才发现种西瓜才是她最终要选择的职业。于是,柳香玉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借钱、租地、学技术、卖西瓜……一连串的“压力”串连在一起,让她看上去一下子比原先“老”了许多,但是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扩大规模,连片种植160亩

    “刚开始种40多亩地,太难了,想象和现实相差太远,尤其是身体和心里的累,没有人能理解,有的只是家人和亲戚的抱怨和指责,个中的辛苦,我和丈夫李奎是硬着头皮,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柳香玉回忆刚开始起步创业时的情景苦笑着说,“当时没有一个人同意我种西瓜,我只好自己到处借钱,白天干活,晚上通过电脑和书本学技术,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就赚了一笔。”说到这儿,自信的笑容挂满了她的脸颊。

    柳香玉向我们介绍说,她种植的西瓜品种是“8424”,结出的西瓜皮薄肉红、甘甜可口、汁丰蜜多,同时富含丰富的各种维生素,是人们解渴、降暑的最佳选择,卖的时候,客户直接把车开到地头收购,销往阜城周边及合肥、浙江、上海等大中城市。2013年的时候,柳香玉种植的40多亩大棚西瓜,一下子卖个精光。今年,柳香玉成立了老庙镇香果专业合作社,建了300多个西瓜大棚,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60多亩,按照她的估算,今年仅种西瓜一项就实现产值近200万元。

    种植西瓜,技术很重要

    “西瓜要种好,技术很重要。”说到这一块,柳香玉如数家珍,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从整地到耕地,从育苗到移栽,从拿叉到施肥、浇水、防病治虫,简直就是个行家里手。“你看这些塑料小拱棚搭建就很有讲究,大棚的长度约30―35米,宽度在5.5―6.5米之间,这个长度和宽度对西瓜的发育最好。”柳香玉指着小拱棚说,棚长不利于通风,容易导致棚内温度过高;棚短会导致棚内温度过低,不利于瓜苗发育。和露地西瓜相比,大棚西瓜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提高西瓜含糖量,同时还可以防止水灾等一些自然灾害。

    西瓜种好了,收益自然要高。柳香玉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购种育苗每亩需成本200元,地租每亩900元,肥料每亩1500元,钢管每亩需3000元,再加上人工费用,每亩大概总投入近6000元,投入大,但收益也不错,从5月中旬开始收获,一季下来能收4―5茬,平均每株4―5个,大的有14―17斤,亩产在10000斤左右,平均每斤在1.2元左右,去掉成本,总的来算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

    抱团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和拼搏,柳香玉不但收获了爱情,也收获了事业,彻底地改变了家人、亲戚、邻居对她的看法。尽管如此,柳香玉还是不满足于现状,因为西瓜经销商曾经告诉柳香玉,如果她的西瓜种植规模扩展到上千亩,销售也不是问题,他们可以组团来定点采购。所以,她成立了合作社,但是加入到合作社共同发展的当地农户还不多,这一直困扰柳香玉。

    现在,在柳香玉的西瓜基地,有30多名当地农民他们一边给她打工,一边学习西瓜种植技术。柳香玉也不吝啬,倾囊相授,希望更多人的加入到“西瓜队伍”中来,抱团发展。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临走的时候,柳香玉坚定地说,她心中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怕致富无门,坚信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