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媒体报道 >> 内容阅读
商业化育种体系种企如何建?
来源: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3-07/08/nw.D   2014年07月10日   阅读:

报 纸
中国农业新闻网

农民日报 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商业化育种体系种企如何建?

《 农民日报 》( 2013年07月08日   06 版)

    黄瓜亲本同株人工授粉。新华社资料图

    本报记者 芦晓春

    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其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是《规划》的一项重点任务。对于种子企业而言,怎样才能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天津北辰区双口镇的天津东冠农业公司,这个占地350亩的公司也是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的黄瓜育种基地。

    “必须引进新方法、新材料”

    “我国最主要的蔬菜作物有大白菜、洋白菜、番茄和黄瓜,这4个品种被纳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所以说黄瓜育种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在育种基地,天津德瑞特种业公司的总经理马德华博士先给记者上了一堂知识普及课。

    马德华曾担任过国内黄瓜育种的顶尖研究机构——天津黄瓜研究所所长,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在黄瓜育种业内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专家。2002年,由于研究所的整合变动他辞职下海,去了荷兰一家国际种业公司担任亚太区经理。在此期间,因为工作关系他走访了世界各地的黄瓜主产区。“每到一个地方,我最感兴趣的就两点:当地有什么品种,国外的种子企业是怎么做的。”马德华说。

    一年半时间的各国走访,让他深感国内在育种能力与标准化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国际大型蔬菜种子公司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建立了科学的研发体系及完善的管理系统,而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马德华认为,“原因首先在科研体制上,国内育种大都在科研院所,重研究而轻推广,不少研究人员的精力都放在了出成果、发论文和得奖上面。”

    “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支持育种研究,研究人员不必考虑研发成本,而这是国内民营种子企业无法企及的。”马德华直言,由于资金不足,国内的种子企业研发能力很差。“要与国际企业竞争,就必须学习其方法、引进其材料。”带着这种想法,2003年马德华成立了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同时与荷兰德瑞特公司合作,全面代理荷兰德瑞特公司的产品。

    “把育种从研究变成工作”

    “在科研院所,育种被当成一种研究,而我们把育种当成一项工作。我们的理念就是把育种从研究变成工作。”马德华解释道,“把育种当成工作,在育种目的上就不是为了发论文和获奖,而是为了出产品,为了让使用我们产品的黄瓜种植户有收益。”

    正是在这种将育种工作视为种子企业生存基础的理念引导下,德瑞特公司开始构建自己的育种体系。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德瑞特重视“中西合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特点突出的黄瓜品种,只要广泛搜集种质资源,加大亲本筛选数量,把我们的黄瓜与国外有机结合,我们一定会生产出比国外更优秀的品种。”马德华介绍,通过选育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国外优秀材料进行亲本配制,公司每年新配制黄瓜达到1.5万个组合,相当于每年种下去并经过人工观察45万株黄瓜。“仅观察一项,每年拍下的照片就能装满150G的硬盘。”马德华告诉记者。

    如今,德瑞特的育种研究规模已超过了一些科研单位。据马德华介绍,这几年来德瑞特陆续建立了7个育种站,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开展育种研究。2009年,德瑞特在山东寿光建成了全国最大的170亩嫁接黄瓜育苗场,每年可生产黄瓜嫁接苗4000万株。如今,双口镇这片占地350亩的黄瓜育种大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瓜育种基地。

    为了提高黄瓜育种研究和管理水平,德瑞特把育种分成了7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研发人员从事不同的研发工作。“所有育种研究人员是一个团队,这样就避免了在某一个育种环节因为研发人员的流失而影响到整个研发过程。”马德华告诉记者。

    “用农民最懂的语言营销”

    作为目前国内知名的黄瓜种子企业,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在刚成立时并没有引起同行太多关注。为了能快速打开市场,德瑞特公司提出“专注黄瓜保护地,走高端路线”的市场定位,确定目标市场为保护地温室黄瓜品种。

    如何让市场认可德瑞特?“第一步,主要尝试做服务。我们到黄瓜保护地给农民讲课,教他们温室设计、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在此过程中推销我们的黄瓜品种,让购买种子的农户成为德瑞特的忠实用户。”时至今日,马德华仍然忘不了当时的艰苦情景,“我们在辽宁省凌源市一个村挨一个村地讲,整整讲了两个月。”

    “为了让农户更加放心,我们又在黄瓜的主产区山东寿光、临沂等地设立了公司办事处,从示范到选种全在当地进行。公司人员通过示范场等平台直接与农户对接,这样,农民对品种的喜好全都一目了然。”马德华介绍说。

    德瑞特先后注册了20多个商标,但马德华认为商标是很空的东西,过硬的品种才是品牌的核心。德瑞特培育了很多抗病、高产的黄瓜新品种,但为了突出特点,德瑞特不惜舍掉其他卖点,使用农民最懂的语言进行营销。“不歇秧的黄瓜”、“不烂龙头的黄瓜”,这些品种一经推出,很快就被农民熟知和接受。

    10年来,通过品种研发、基地育种和市场营销,德瑞特逐步建立起“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企业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特别是在保护地黄瓜主栽市场占有较高份额。其中,山东沂南、苍山、青县的份额均在80%以上,山东寿光、聊城和河南省扶沟县的份额也达到60%以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