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为农业成果转化注入新活力
来源:科技日报   2014年10月08日   阅读:

截至2013年,转化平台共征集到展示品种9997个,来源于220余家育种单位,其中国外、境外种子企业22家,省(市)级以上科研院校25家,覆盖全国26个省(区)。

  刚刚过去的9月17日,科技部、国家民委、质检总局、共青团中央以视频网络互联互通的形式,在北京、新疆、陕西、宁夏、内蒙古5地联合举行“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活动周暨新疆创新品牌推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以及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团中央书记处、北京市等主要领导共同出席了在北京农科城网络中心会场的活动。

  这里就是国家成果转化服务(北京)示范基地。2012年11月12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北京)示范基地”,以促进科技成果在北京地区的转化和应用为目标,面向全国农业科技园区开展服务,重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到如今,两年过去了,基地的建设有成绩、有经验也有艰辛。

  搭建平台,让农业成果“亮”起来

  如何让农业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知并进入市场一直是农业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题,国家成果转化服务(北京)示范基地正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搭建一个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成果展示与交易服务,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构筑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提高成果转化率。这是一个集科技成果管理、评估、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信廷如是总结。

  我国已经进入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阶段,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自2012年底获批,示范基地依托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针对我国种业研发与实际生产脱节、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启动种业科技成果汇集、评价和展示推介平台,集成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的科技资源与专家队伍,面向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等单位征集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及特色作物品种,包括辣椒、番茄、茄子萝卜、特菜及甜玉米等。

  他们的征集行动得到业界广泛响应与支持。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天恩博士告诉记者,种业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目前也是转化成果最丰硕的类别,根据他掌握的数据,截至2013年,转化平台共征集到展示品种9997个,来源于220余家育种单位,其中国外、境外种子企业22家,省(市)级以上科研院校25家,覆盖全国26个省(区)。

  如今,转化平台的设计开发工作已经完成。这个平台通过多个渠道汇聚全国育种科研成果资源,在政府资助项目的立项到成果产出链条上,以成果托管网络平台和成果展示推介基地为载体,开展育种成果汇集与管理、市场价值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展示推介、开发方案确定和售后服务及市场回馈研究等。“我们想通过积极探索种业科技成果转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渠道,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种业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等单位与部门的交流合作。”杨信廷说。

  做好推手,把技术发展成产业

  采访时,陈天恩说,两年前科技部部长万钢来我们这里视察时说,惠及千家万户的科技是最酷的科技。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他告诉记者,当时万钢部长谈了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科研和实践结合。二是创新和服务结合。比如,地方政府通过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提供的实验室,可供多家企业共同使用。三是产业和商业模式结合。现代农业将农业不同生产阶段分成不同的商业链,用现代工业的思维设计推广农业,其收益或将超过现代工业。四是成果与交易结合。

  这四个结合正是平台建设和发展的背景,通过平台实现品种、人才、机制、企业各创新主体的集聚,这样一来成果推广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将成果通过种子、技术、装备等交易向全国扩散。

  一年多前,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一套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监管服务设备,这是一套软件和硬件结合的设备,起初它只是一个技术成果,在转化平台展示的过程中它得到了食品配送企业的青睐,终于走向了市场,现在它已经是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的冷链物流装备,新发地绿色国际物流港、菜管家食品配送等多家企业都购买的是这一装备。

  这只是通过平台成功转化的众多技术中的一个案例。“你可以说是我们的平台有广告优势,但最关键的是我们依托的国家农科城网络服务中心已经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有很多企业愿意到我们这里考察,了解有什么最新的农业技术值得推广和购买,因为有了比较大的需求群体,才能吸引更多技术愿意通过我们平台实现转化。”陈天恩说。

  对于杨信廷和他的同事们来说,他们的理想远不止建设一个成果转化平台,他说,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我们确实希望以此为载体,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整个过程中所需的科技金融、评估评价、知识产权、测试认证、会计律师和人才培训等优质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易系统,提供专业化、全流程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服务,并通过组织深度挖掘企业需求,开展高效对接活动等手段,进一步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完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艰难前行,瓶颈仍然存在

  确实,建设这样一个完善的、全面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的困难超出我们的想象。基地建设首先面临的是体制仍然不顺的问题。示范基地要进行线下的对接活动,或是想充当一个优质中介服务机构是“并不够格”的,因为基地的承建单位——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是一家科研机构,并不具备中介资质。“这就决定了我们很多事情做不了”,陈天恩说,“我们在转化过程中只能充当一个完全公益服务的角色,成果转化成功与否与我们的收益没有任何关联,这对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我们作为一家农业科研机构,身份和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基地在建设中面临的另一问题是成果来源问题。如何吸引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到平台上来一直是杨信廷和同事们努力的问题。在北京有很多高校院所和科研单位,条块分割的问题时有存在,在这个背景下,“别人为什么要到你这里来转化,你有什么优势吸引它?”是困扰基地的难题。

  采访中,示范基地的工作人员一直强调“有价值的成果”。他们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个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市场化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些成果离市场太远,转化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发掘那些有市场需求、有用户的科研成果是重中之重。而这个工作要做好并不容易。

  资金来源是北京示范基地面临的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在2013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北京)示范基地提交的总结报告最后,有这样一条建议:通过平台的线上和线下服务为技术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实现供需对接。成果持有者、平台维护方、成果需求方多方合作,要通过分层交易对各方实行一定成本补偿,确保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标,促进平台持续发展。这或许就是他们对自己当前困难处境的另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