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潮》
和平地处粤东北区,是广东省1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和平县突出招商引资工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好“四个品牌”,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几年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打造工业园区品牌,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平台,招商引资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有效途径。近年来,该县切实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一是树立以开放促发展的意识。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三是制订和完善优惠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让利,着力营造低成本投资“洼地”,最大程度地为吸引外商前来投资置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四是狠抓招商引资责任的落实。五是积极做好外资企业的“保姆”,切实为外商排忧解难,努力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使外商引得进、留得住、快发展。至8月底止,全县累计引进外来投资企业225家。
打造温泉之都,发展第三产业
和平县温泉资源丰富,全县有泉点46处,主要分布在贝墩、大坝、热水、公白等镇。和平的温泉温度高、流量大、水质好,且具有医疗保健效果。和平丰富的温泉资源得到了不少外商的青睐。2003年底,香港商人捷足先登,投资200多万美元开发热水温泉,建起了温泉度假村。此后陆续有外商到和平洽谈投资温泉开发项目。据统计,自2003年至今,外商投入和平温泉开发项目的资金已达6.5亿元人民币。为了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温泉开发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跟踪大坝,热水,公白,贝墩等镇的温泉开发前期工作,同时积极做好规划,做强做大温泉项目,打造温泉之都品牌,将温泉开发项目打造成为和平县的一个支柱产业。以此为龙头,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的发展。
打造猕猴桃之乡,发展农村经济
和平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猕猴桃的适栽区。从1992年起,和平县陆续从全国各地引进32个品种,分别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方建立品种园,经三年选育出美味猕猴桃“和平1号”、“粤引和平2号”,“粤引和平3号”、“武植3号”等优良品种。1997年至今的几年间,全县兴办起大大小小的果场2000多个,镇里有千亩点,村里有百亩园,许多镇村涌现了50亩以上种果大户。
在大力发展种植猕猴桃的同时,该县积极实施猕猴桃产品深加工,已开发出猕猴桃果汁,果奶、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和平县猕猴桃走向了产业化发展道路,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猕猴桃已成和平的一大特色经济,和平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猕猴桃之乡。
打造良好环境,发展城镇经济
一是加强硬环境建设,狠抓交通、公路、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投入,不断提高水平。近两年来,和平县完成了省道、县道的上级改造任务,并大力开展行政村硬底化道路建设,计划在5年内全县216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改造任务。二是加强软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在全县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以及拥军优属活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崇尚文明的氛围。今年和平县被广东省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同时,大力加强纪律学习教育活动和机关作风建设,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转变职能,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通过开展上述各项工作,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加快城镇建设。在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同时,对新城开发和对老城改造进行具体规划设计,规划将县城由原来的3.74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其次加快建设,围绕“一河两岸三路:进行扩城延伸和改造。县城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但改变了县城的面貌,同时有力推动了新区周边地区的建设开发,扩大了县城规模,提升了城市品位。